公共资源:“国”字号怎能成私产?
尽管市场上不乏“国”字号商标,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存在即合理。而且“国”字号不仅是一个稀缺资源,更是一个公共资源,用以保护企业私利到底该不该?
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斯伟江表示,按照法律规定,某些称呼是不能作为商标的,特别“国”字号名称,这在2010年国家工商总局颁布的《含“中国”及首字为“国”字商标的审查审理标准》第三部分中就明确予以规定。对于“国”字号商标而言,多少存在夸大宣传的成分,这也违背了商标法第十条第七款规定。
安徽八部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旭指出,“国”字号象征的是一种“稀有资源”,“国酒”不适用于一家企业的商标,无论哪家企业,没有必要把这两个字看得太重,因为最后还是市场和消费者说了算。
“如果茅台获批‘国酒’,那么是否要接着认定‘国烟’‘国茶’‘国奶’,这样既不利于市场公平竞争,也会损害民族品牌的形象,更难以让公众接受。”陈旭表示。
对于同样的名称和商标,此前多次都未审查通过。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吴冬律师告诉记者,此次审查过程并不足够透明,也没有公布通过初审的理由。商标名称标准是否应该制定的再细一些,其涵盖范围、排除范围是否可以再科学一些?
三公禁令下,“国酒”冲动损坏了谁?
一位国内酒业资深人士告诉记者,在白酒这种特殊消费品上,以“国”字号为品牌“加冕”,值得商榷。今年3月来随着中央政府控制“三公”消费力度的加强,多年来只涨不跌的高端白酒价格应声而落。
纵观国外知名蒸馏酒品牌,没有一家是靠“国”字号发展壮大,但是在国内,靠傍“国”字号扬名的产品却非常流行。斯伟江律师解释说,中国有些企业喜欢通过依附行政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
与“国”字号类似,近年来“特供”一词也颇为流行。似乎商业品牌一旦与此挂钩,就立刻显得上档次、有品质,随之而来的就是价格的水涨船高,形成市场争相消费的风气。
许广崇认为,竞争获胜的关键绝对不仅是商标这么简单,一个品牌成败的关键,必须依托产品的品质和保障体系。中国企业在市场的充分竞争中,所谓“国”字号的商标作用终究有限,要想赢得市场,必须具备一流的品质。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