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正气王家强
王家强(左一)工作照(资料图)
清正廉明面对一次次诱惑他岿然不动
王家强出生于教师之家,父亲是小学教员,母亲没有工作,姊妹五个,全家只靠父亲一个人微薄的工资生活。受父亲的熏陶,他从小就忠厚本分、崇尚节俭和正义。到检察院之前,他是外贸公司的后备干部,现在还是个股级科长,朋友问他有什么感想?他总是很坦然:“人这辈子,看看图个什么。我半路出家干反贪,得到了自己喜爱的,其他的总要有所放弃。”
面对荣誉,他也看得很轻。从1994年起,他一共得过8次奖,最高荣誉是烟台市检察院记的三等功。福山区检察院检察长陈勇说,王家强的业绩在检查系统内出类拔萃,他和历任检察长都曾经多次要给他更高的荣誉,但是都被推让出来,要让给年轻的同事。“我能看出他的那种谦让不是谦虚和面子上的,而是真的不求名不求利。”
近年来,检察院调整岗位、提拔干部时都要搞竞争,不少人在找关系拉票,但从没见王家强活动活动。原来王家强有一位电大同学是福山区的主要领导,有一次王家强发烧,对方开车将他送到医院并守了一晚上。妻子劝王家强去这位领导哪里“活动活动”,但说了好几次也没见他动弹。不过绝大多数干警都从内心里敬佩王家强,领导们也都认可他,2007年在人事调整时,王家强被提拔为侦查一科科长。
前些年,王家强每月工资不到1000元,后来涨到3000多元,是全家唯一的经济来源。妻子下岗十多年,儿子治病花了一大笔钱,还要赡养老人、抚养女儿,经济负担很重。尽管缺钱,王家强却从不为钱所动。他做人有一条规矩:不义之财绝不取。
其实,坐在侦查一科科长的位置上,王家强有不少能“发财”的机会。有人看到王家强家境清贫,想以此为缺口从他那里打开缺口,他查办每一起案件时都有人来送礼,也都有人来找关系,有的将钱送到家里,有的直接找到他本人。2010年,在办理福山某银行曹某受贿案时,曹某的家属听说王家强家正要借钱买房,就托他一个朋友送来15万块钱,称是无偿帮助的首付款,只要王家强高抬贵手,免除曹某的牢狱之灾,日后王家强家里的事曹某全担了。王家强不为所动,拒绝了这个朋友。后来,王家强卖掉住了20多年、面积60平米的老房子,加上借钱、贷款在一个低档小区买了一套实用面积不足80平米的房子。
“你每个月只拿4000块钱的工资,看到有的官员们贪了那么多钱,就没有不平衡么?”一位朋友问他。“可是我安心啊,挣得钱够花就行。”王家强说,他感觉人生有得必有失,贪官们有了钱但失去了自由和良心,他虽然没有钱,但获得自在安心,每把一个贪官送进监狱,他都会说一句“莫伸手,伸手必被抓”。
王家强懂会计,有朋友要出钱给他开家会计师事务所,有人要帮他开个公司,一块帮他经营挣点钱。妻子下岗多年在家,一直想有机会为家里添点收入,就有些动心。当妻子找王家强商议时,王家强不为所动,耐心说服妻子放弃了经商的打算...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