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士断臂,走出“宁愿呛死、不愿饿死”的尴尬;未雨绸缪,依靠而不依赖资源培育新的支柱产业。十年间,内蒙古把资源开发的繁荣期,变成了经济转型的加速期
绿草如茵,树木葱茏,阳光明媚。据统计,去年内蒙古乌海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95天,比2005年多208天。
今天的乌海,与当年形成了鲜明对比。
上世纪末,焦煤、石灰石等资源丰富的乌海及周边地区发展心切,一些人喊出“宁愿呛死,不愿饿死”的口号,建起1000多座小煤矿、300多家小焦化厂、上百家电石厂和铁合金厂,造成了严重污染。
由于常年为烟雾笼罩,乌海及周边地区获得了个不光彩的外号——“黑三角”,被外地人调侃为在卫星地图上找不到的地方。
不转型,就没有出路。新世纪以来,乌海以壮士断臂的决心,累计淘汰了1560多家煤矿、焦化、电石、铁合金等小企业。
“淘汰落后产能,涉及利益调整,伤筋动骨,影响到就业、GDP和地方财政收入。但是,如果不淘汰落后,就不能为先进产能腾出空间,就没有创新的压力。”乌海市市长侯凤岐说。
淘汰小、散、乱,企业进园区,延伸产业链。发展中改善的是生态环境,转变中提升的是产业水平。
“十一五”以来,内蒙古累计淘汰煤炭产能2500万吨,煤井数量由1378处减少到564处。按规划,到2013年底,年产能小于120万吨的煤炭企业将全部退出市场。
今天,30万千瓦以上的火电机组已占内蒙古装机总量的70%,新型干法水泥比重达到85%以上,100万吨及以上焦化装置比重达到90%以上……
“工业大市不见工厂,煤炭大市不见煤炭,畜牧大市不见牛羊,”一位参观者这样评价今天的鄂尔多斯。
在资源大规模开发的时候,就开始推动经济转型,谋划后十年乃至三五十年的经济发展,这是内蒙古人的远见卓识。
在资源丰富的地区推动经济转型,有没有捷径?
答案是肯定的。最便捷、现实的路径是依托资源产业基础,在延伸产业链、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上做文章。
在乌海,人们把产业链延伸形象地比喻为“两棵树”——依托当地资源生长的,一棵是“煤化工产业树”,一棵是“氯碱化工产业树”。产业链的延伸,就好像树干上伸出的枝条,产品就像是枝条上结出的果实。
今天,焦炉煤气、焦油、煤矸石、电石、粉煤灰等炼焦产生的“废弃物”都变成了枝条,通过新技术加以综合利用,不断结出新的果实。
在工业重镇、稀土之都包头,稀土这一战略资源的开发应用迈出了新步伐。包钢稀土等几十家稀土企业生产的磁性材料、永磁电机、稀土永磁风电机、新能源汽车稀土储氢材料、核磁共振机等,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资源总有枯竭的时候,“有”的时候要想到“无”。近十年间,加快发展非资源产业,日益成为内蒙古人的强烈共识。
资源丰富的地区,对非资源产业天然有着“排挤效应”。内蒙古是靠什么来克服这一效应,让非资源产业生根发芽、成长壮大?
在呼和浩特市南缘的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精明的香港商人吴葵生投资建设了一家新材料公司——浩源碳纤维有限公司。他所看中的,主要是这里独特的资源优势——廉价的电力。
强度比钢大、重量比铝轻、耐腐蚀、不生锈的碳纤维材料及其制品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抽油杆、风力发电机叶片等,都是行业领先产品。但生产这些产品一个重要前提是有充足、稳定的电力供应保证。
“这里电价每千瓦时不到五毛钱,只有东部和其他地区的三分之一。”吴葵生说。所以,尽管这里配套条件不很理想,但他还是毅然投下巨资,一期项目已于今年6月投产。
与之相类似,华泰、奇瑞、吉利、陕汽、中兴等汽车企业相继落户,工程机械、风电设备、化工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企业纷至沓来……
借助土地、区位、能源等优势资源,通过引进外资、周边协作、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内蒙古装备制造业迅速扩大,新兴产业方兴未艾。
去年,内蒙古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49.4%,高出同期工业投资增速33.1个百分点。今年以来,尽管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装备制造业发展继续保持良好势头。
如果说,内蒙古工业转型是为了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及早谋划明天,那么农牧业转型所着眼的,则是提升综合生产能力、抵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工业经济发展打牢基础。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丰田镇万家屯村,今年64岁的村民李忠孝承包了1200亩土地。为解决干旱缺水问题,他新上高压线2000多米,新打配套机电井5眼。经过改造,玉米平均亩产由原来的600多斤增加到1500多斤,最高竟达到1800斤!
“当时看到这些地只能种晚田(杂粮),觉得太可惜了。只要进行改造,加大投入,使用良种,产量是可以提高的。”李忠孝说。
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推行节约集约化经营,是推广良种、先进耕作方式和节水灌溉技术的关键。据内蒙古农牧业厅统计,到2011年,全自治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6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6.3个百分点。内蒙古农牧业生产方式已经实现了以人畜力为主向机械作业为主的历史跨越。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