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产业升级与环境保护完美结合,把退耕退牧与农牧民增收完美结合,把资源开发与植被恢复完美结合。十年间,内蒙古通过生态文明建设,让青山绿水常在、美丽与发展双赢
一座化工厂,有没有可能改变一个城市?
在乌海市郊外,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一座崭新的化工厂已开始试运行,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投产后,有望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城市的空气质量。
隶属于中石油的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将收集乌海市众多焦化厂的副产品——焦炉煤气,然后加工成液化天然气等产品。这将彻底结束焦炉煤气在乌海被当做废物“点天灯”的历史,53万乌海人也将最终告别困扰他们十几年的难闻气味。
“我们在这里建厂是‘双赢’。一方面是节能减排、改善当地大气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我们企业自身发展。这里的气源便宜——焦炉煤气每立方只要0.2元,而天然气则要1.40到1.60元。”乌海华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高勤说。
工业化迅速推进的内蒙古,承受的生态环境压力十分沉重。乌海市把产业链延伸升级与生态环保结合起来,成为生产发展与生态改善双赢的成功范例。
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内蒙古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然后,大片的戈壁沙漠,加上干旱少雨、植被稀疏,内蒙古的生态环境也十分脆弱。
保护好生态环境,既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需要,也是实现内蒙古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保护生态环境,退牧还草,会不会影响农牧民收入?
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赛乌素嘎查是典型的牧区,辽阔的草原上不时可见白色的羊群、黑色的马匹。人工种植的牧草地里,100多米宽的大型自走式喷灌设备格外引人注目。
56岁的牧民巴音巴特和老伴一起承包了3762亩草场,还租了别人4000多亩草场,以半舍饲的方式,养着350多只阿尔巴斯绒山羊、80多只绵羊。
他给我们算了一笔账:一年畜牧业收入大约是15万元;600亩耕地出租收入13.8万元。两项合计,一年收入接近30万元。虽然购买牧草和租用草场开支增加,但收入比禁牧前还是翻了几番。
“我赞成禁牧。不禁牧不行,草场退化得厉害。2004年实施禁牧政策前,我养了一二百只羊,一年收入也只有一两万元。”巴音巴特说。
退耕退牧、还林还草,促进传统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实现了有效减轻生态退化与增加农牧民收入的完美结合。
由于开采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有没有可能加快恢复?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露天煤矿复垦区,那一片希望的绿色,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半人高的沙打旺,吐着紫红色的花蕊;沙棘、紫花苜蓿、柠条等,生机勃勃。这些人工种植的耐旱灌木,在复垦区上形成了一片片盎然绿色,把秋天的内蒙古高原装扮得格外美丽。
“早晨到这里来,鸟语花香,连野兔、野鸡都回来了。”负责这片区域复垦的鄂尔多斯振兴煤业有限公司矿长彭国亮说。“过去,这里尘土飞扬,让人压抑。现在我们恢复植被,既是政府要求,也是企业良性发展的需要。”
2009年,东胜区开始实施露天煤矿复垦工程,通过强制性的措施,把煤矿开采与植被恢复结合起来,加速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到目前为止,已复垦的面积接近全部露天煤矿开挖面积的三分之二。
“谁开挖,谁负责,如果不按要求回填采坑和恢复植被,就不批准下一批采区。我们每年都要签订责任状,定期检查进度,达标后进行验收。”东胜区国土资源局副局长阿拉塔说。
“十一五”期间,随着保护天然林、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推进,内蒙古草原的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升到近两年的37%,森林覆盖率从2001年的14.82%提高到2010年的20%。
草长高了,草原更绿了。相比世纪初,内蒙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总体恶化趋势得到缓解,重点治理区域明显改善。
生态环境的好转,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人前来休闲观光。在包头市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的希拉穆仁草原景点,虽然已经入秋,每天依然迎来送往几十批外地游客。
来自北京的游客王军海在这里扶着女儿骑马。他说:“走了附近几个景点,雄浑辽阔的大草原,蓝天绿草,白云朵朵,让人不知不觉间融入大自然,身心放松了不少。”
拥有大草原、大森林和大沙漠,内蒙古旅游资源丰富,近几年每年接待旅游人数和旅游业总收入增速都在20%以上,高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
“十二五”期间,内蒙古将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和动力产业来培育,做大做强做优旅游产业。
“到2015年,我们力争接待国内游客70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500亿元以上,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8%以上,实现从旅游大区向旅游强区的跨越。”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局长赵广华说。
——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我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
——团结繁荣稳定的民族自治区……
2011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为内蒙古进一步明确了战略定位和努力方向,也为内蒙古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蓝图已经绘就!
站在新的起点,2400多万内蒙古各族人民正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扬鞭跃马,奋勇前进!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