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将第二次放归大熊猫 若成功意义不亚于登月
2012年10月07日 10:09:59来源: 广州日报 杨洋

野生熊猫一举一动都在监控中。

工作人员穿着伪装服为熊猫量体重。

  遇到陌生同类也不理会

  除了躲避天敌,在最后阶段还要考验熊猫的同类识别能力。因为野生大熊猫是独居动物,一般不与同类发生接触,遇到同类的常见行为特点是“躲避、攻击”。打斗可能发生在确定领地以及争夺与母熊猫的交配优先顺序上,野生大熊猫会做到尽量避免打斗以自保,先根据气味等判断对象的强弱。

  圈养的大熊猫则不同,遇到同类的普遍行为特点是“亲近、友好”,因为从出生起就与同类一起生活,“就像人碰到会拥抱那样。这对野生大熊猫来说含义就不同”,而此前“祥祥”就因各种原因与同类打斗而死亡,基地的工作人员着重加入了对于同类识别应对的培训。

  也是在今年夏天,工作人员将对照组的一只同龄大熊猫“小茜”放在“淘淘”附近,然后躲在远处观察。当“淘淘”经过时,先是试探,追赶了几步,但很快就离开了。“淘淘最后的态度是不理会”。专家认为,这代表“淘淘”对于同类的反应与野生大熊猫相近,它在同类识别试验中也过关了。

  生病是最大考验

  上月,国家林业局在四川都江堰组织召开了专家论证会后认为,“淘淘”经过26个月的母兽带仔野化培训,个体和行为发育正常,警惕性较高,能识别天敌和伴生动物;基本具备觅食、空间利用和栖息地选择等野外生存能力,可以放归野外。

  核桃坪基地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初定于10月11日正式将“淘淘”放归大自然。届时,“草草”就会回到基地,而“淘淘”将被送往栗子坪保护区的高山上。

  与之前相比,这次“淘淘”即将放归的栗子坪地区,野生大熊猫密度较低,这意味着竞争打斗的可能性比较小,食物也更充足。

  饲养员牟世杰说,对于“淘淘”野外觅食和躲避天敌,他都不担心,最担心的是“淘淘”生病,因为在野外疾病控制不了,在圈养的环境中,提供的竹子都经过清洗,还会给熊猫用驱虫药,所以体内的寄生虫要远远少于野生大熊猫,寿命也是野生大熊猫的两倍。但在野外,只能看熊猫自身的造化了。

  专家组建议,考虑到大熊猫放归自然还处于探索阶段,存在风险,应做好应急预案,加强监测,必要时可采取人工干预措施。野化基地将继续跟踪“淘淘”的独立生活。

  熊猫野化至少50年

  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了一部名为《3D大熊猫》的电影的摄制组,在他眼里,“淘淘”放归自然的意义不亚于第一个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圈养的熊猫派出代表去野外探险,而那才是他们最初的家。

  野放熊猫是先遣部队

  张和民解释道,我国野生熊猫现有1600只,圈养熊猫300余只。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六大山系,其中凉山和大小相邻两个山系的熊猫偏少。他们的分布呈现出小种群比较多、种群隔离高、灭绝风险大的特点,这会造成越来越多的近亲繁殖,因此有必要给这些区域的小种群增加个体,参与种群繁衍,这被称为“复壮”,是大熊猫野化工作的初衷。

  但野化工作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张和民认为,现阶段是熊猫野化的最好时机。一方面,圈养熊猫的数量已经足够自我维持。另一方面,野生大熊猫的生存环境相比过去大为改善。只有当熊猫在野外的种群数量能够稳定增长,熊猫才不算濒危动物。

  野放成功起码要几十年

  除了第二期的“草草”和“淘淘”以外,目前在第一阶段的野化培训圈,还有6对母子在接受野化培训。张和民表示,希望以后每年可以放归2~3只大熊猫。

  另外,从今年1月初期,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以下简称成都基地)也正式启动了熊猫野放的项目。按照现有的规划,完全建成后,“野放研究中心”将放养30~40只大熊猫,50~100头(只)小熊猫等伴生野生动物。

  参与其中的主管李铭喜表示,熊猫野化还没有成功的先例。野放的方式有很多种,还可以成群放归和成对放归,但在试验阶段如果失败损失太大,成都基地选择了遗传价值较低的熊猫个体作为“先遣队”去尝试,6只熊猫中2岁、3岁、4岁三个年龄阶段各两只,也有雌有雄,这都是尝试。

  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研究中心的齐敦武博士认为,熊猫野放成功可以分几步走,第一步野放的熊猫要至少存活一年,自己能够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要能参与到野放区域当地的社会交往,能够建立自己的领地,回避别的熊猫领地,在发情期能“找到伴”;第三步,就看能不能繁育后代,如果野放的熊猫没有生育“下一代”,熊猫野放并不成功;第四步,就要看野放熊猫的后代生存状况,能否继续传宗接代。

  所以,熊猫的野放至少要经历三代熊猫,按照熊猫15~30岁之间的寿命计算,五十年是必不可少的。

前一页 [1] [2]

标签:大熊猫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我国野外大熊猫已接近1600只
  • 旅美大熊猫“美香”产下一崽
  • 汶川地震后寄养云南的3只大熊猫将返回四川
  • 中方回应石原给大熊猫起名:拙劣表演为世人不齿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