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业内透露文物鉴定界内幕:部分专家卖证书敛财
2012年10月24日 07:14:03来源: 经济参考报 石庆伟

“口头鉴定一件文物收费200元,开一张鉴定证书收费2000元,有的专家一天最多时能开出1000多张证书,靠出卖证书和透支自己的信誉大肆敛财,而许多收藏者还蒙在鼓里,捧着证书做着一夜暴富的迷梦……”,文物鉴定界一位知情人士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透露了当前鉴定界一些真实内幕。

随着文物收藏热的不断升温,一批经过媒体宣传走红的明星专家活跃在鉴定市场上,一批专业从事文物鉴定的商业机构也如雨后春笋,但根据记者调查,许多专家和鉴定机构在开展商业鉴定活动中,极不负责任,有的专家不懂装懂,乱说一气,屡屡鉴假成真,靠出具鉴定证书而敛财。

记者近日从景德镇窑厂带回一件新烧造的仿古瓷瓶,拿到北京琉璃厂请一家鉴定机构的专家来鉴定。一位姓马的鉴定专家拿起瓷瓶看了看,竟然断定这件新东西是清代真品,并开具了鉴定证书:“此件器物为清中期典型精品,有一定收藏价值”。这位马姓鉴定专家还吹嘘说“自己的年薪是60万元,如果去外地鉴定,每次收费标准是8万元!”据这家鉴定公司的老板介绍,每天来鉴定的多达二三十人,最近山东一个老板来鉴定五六百张画,每张都开一个鉴定证书,光鉴定费花了上百万元。

此次暗访只是鉴定行业诸多问题的冰山一角。记者采访发现,近年来除了民间鉴定专家外,一些国有文博机构的退休专家或者在职人员,也频繁出席各类鉴宝活动,大量开具鉴定证书。记者在网上搜到很多名头显赫的专家证书,稍有常识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那些东西多是水平低劣的仿品。

黑嘴专家鉴假成真大肆敛财

北京某文博机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南方某省一位企业家收了几千件瓷器,经过一些知名专家的鉴定,竟然开了大量真品鉴定证书,其中宋代官窑、哥窑、汝窑、定窑、均窑等五大名窑就达几百件,目前世界各地博物馆公认的汝窑瓷器收藏不足百件,一个普通的收藏者家里怎么会出来这么珍品,这样的鉴定结果违背了基本常识,只能说专家拿了好处费后,眼睛就歪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在网上随意查阅一些鉴定公司网站,很快就会查到来自故宫、国家博物馆等单位的知名专家开具的鉴定证书,什么商周青铜器、汉代玉器、唐三彩、宋代汝窑、明清官窑以及齐白石、张大千的名画巨制“国宝”证书一张又一张。

华辰拍卖公司负责人甘学军多次公开表明,客户凡是拿着专家鉴定证书送来的拍品,几乎100%是赝品,正规拍卖公司对所谓专家的鉴定证书从来不认可!

专家不负责任的鉴定,只有两种情形,一种是水平低,眼力差,却不懂装懂,捞点外快,第二种就是口不应心,为了眼前的金钱利益,昧着良心乱说一气。

一些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如果专家因为水平问题,将假东西错误鉴定为真东西,而民间收藏者抱着理性收藏心态,将东西保护下来,以后慢慢研究求证,问题还不太大,如果专家将真东西误判为赝品,收藏者随意将文物扔掉损毁,那就破坏了文物,专家就成了千古罪人了!

沈阳市收藏家协会资深收藏家张允民先生从事收藏30多年,对古瓷器一类的古器物鉴定,有着非常深刻的经验体会,他告诉记者:“电视上的鉴宝节目中,经常看到专家将真东西错误鉴定为赝品,而把新东西错误定为真品,由于专家不懂装懂、不负责任地乱鉴定,将鉴定标准搞乱了,让许多收藏者一头雾水,更重要的是,这样一些专家还担任国有博物馆文物征集鉴定任务,国家每年花巨资收购上来的文物,能否确保是真品,经得起历史检验,确实让人担心!”

而知名书画鉴赏收藏家刘文杰则直言不讳地说:“近些年国有文博机构从拍卖市场高价买来的文物,有的就存在重大问题,比如,2003年某国有文博机构花2000多万元购藏一件古代书法作品,有人认为是后人的双钩仿品,当时就引起很大社会争议,当年2000多万元可以买到很多国宝级文物,真是对人民财产的极大浪费!”

民间银币收藏家周业勇在收藏研究近代机制钱币时发现,一家博物馆竟将开门假的赝品当作真品摆在展柜里,他多次向有关部门举报,最终将赝品撤换下来,该博物馆负责人也被免职。

业内呼吁建立鉴定追责制度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陈克伦告诉记者,由于政府部门对文物鉴定监管存在空白,导致鉴定证书随处见,一些人只要上过电视,经过媒体宣扬,或是戴上文博机构的光环,就成了“鉴定专家”,可以随意开展文物鉴定活动,这么干肯定要出大问题!他认为,乱鉴定是因为不承担法律责任,要治理鉴定乱象,一定要建立鉴定追责制度,谁鉴定谁就要承担法律责任,这样一些就可让一些人不敢乱讲话了。

《经济参考报》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全国许多地方出现了民间鉴定机构,相关媒体和机构也组织专家,在各地举办一轮又一轮的鉴宝活动,政府对这些活动监管基本处于真空状态。一些鉴定机构从工商部门取得了营业执照,但文物部门并未获授权管理审核。有的鉴定机构虽然取得了工商营业执照,但工商部门对文物鉴定人员和机构的鉴定水平、资质,根本没有识别能力,也负不起责任。

当前,尤其要对文博机构人员从事鉴定建立更严格的规范制度。故宫博物院退休专家杨静荣曾经多次上电视参加鉴定活动,并受聘于多家鉴定机构开展鉴定,他对鉴定客户说:我就是靠鉴定挣钱!故宫博物院虽然就文物鉴定发表了‘免责声明’,但并未禁止专家以个人身份出来搞鉴定,如果未获单位的书面授权,鉴定行为属个人行为,后果由本人承担,故宫博物院对此不承担责任,实际上就是对鉴定行为还是管不了。

刘文杰认为,必须重建和完善鉴定专家体系,规范鉴定标准,文博机构是收藏机构,不是鉴定机构,有了文博职称,不一定就达到鉴定专家条件,文博系统一些知名鉴定专家出的问题也很多,要重视实践能力的考核。

民间收藏家张允民、央视鉴宝栏目专家组成员丘小君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应对鉴定从业人员建立实物鉴定考试制度,将真假物品混在一起建立题库,对鉴定从业人员进行实物鉴定考试,在确保公正前提下,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自然就会淘汰那些伪专家,让真的人才脱颖而出。

(原标题:文物鉴定“拿了好处费,眼睛就歪了”)

标签:博物馆|收藏|文物责任编辑: 郭清源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我国将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
  • 香港艺术馆举办“收藏50年故人故事”展览
  • 民间收藏家展示古地图显示钓鱼岛属于中国(图)
  • 男子盗掘曹操墓获刑10年 一级文物仅卖25元(图)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