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一级市场难见高质量真品,二级市场拍假售假已成常态;只要能赚到钱,一切都是次要的
“全国收藏人群中,真正称得上收藏家的不足1%,现在的文物收藏热,很大程度上是文物投机热。”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一声叹息。
由于鉴定水平的制约,交易诚信的缺失,市场规范制度的薄弱,当前,我国文物艺术品投机性日益增强,直接带动了制假售假的空前繁荣。其后果便是,赝品充斥市场,绝大多数人收藏的都是新仿品,甚至一些怀有一夜暴富之梦的投机者,屡屡上当受骗,陷入破产绝境。
有识之士大声疾呼:政府部门和媒体应该加强引导,让文物艺术品投机热降温,让收藏回归理性。
赝品横行亟待整治
“中国的文物艺术品市场,每年交易额达到上千亿元,因为拍卖市场资金交易量大,参与人数多,因此拍卖市场已成为假画等文物艺术品流通的第一大市场,但拍卖法中有免责条款,拍卖行对售假不承担责任,使拍卖市场成为中国不保护买售人权益的最大市场,看到有的收藏家花了几百万元、上千万甚至上亿元,收藏的都是赝品,真是非常痛心。这个问题到了必须下决心解决的时候了。”提到文物艺术品市场的赝品问题,知名收藏鉴赏家刘文杰显得特别激动。
在近几年的拍卖市场上,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张大千等名家书画作品极为火爆,不论大拍小拍,几乎每场都有。“名家作品怎么会越拍越多?”刘文杰认为,齐白石作品根本不是有些伪专家所称的有4万余件,“不需你懂字画鉴定,仅从数据分析就可以看出,有多少赝品横行市场上”。
据介绍,1956年版的《齐白石作品选集》载有齐白石的《自序》,称“予少贫,为牧童,及木工一饱,无时而酷好文艺,为之八十余年,今将百岁矣。作画凡数千幅,诗数千首,治印亦千余……”,在1955年的一部关于齐白石的影像资料中,齐白石也曾亲口说自己作品数量8000多件,后经其家人及弟子们统计,其作品最多不会超过1.5万件,其中馆藏约五六千件,扣除多年来的损毁灭失,估计现在能够在市场上流通的总量不会超过1万件,然而据雅昌网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齐白石作品上拍量就达2 .5万件左右,成交1.4万余件,远远超过了真品存世量。业内人士估计,能真正流入拍场的齐白石真迹,也就千件左右,其余那些九成以上都是赝品。
再以傅抱石为例,学术界公认其作品存世量2000件左右,其中约1000多件收藏在博物馆,然而这些年来共拍卖傅抱石作品6500多件,成交2878件。再以李可染为例,学术界统计其一生画作共1000多件,除去赠送给各个博物馆收藏,流向市场也就五六百件,可是他的画拍卖量已超过7800件。
至于陶瓷等古器物类,由于保存难度大,损毁多,鉴定难度大,市场上的假货更多。一些业内人士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如今在古玩城等一级市场上已经很难看到高质量的真品,至于拍卖二级市场,真品率也非常低,拍假售假已成为业界的一个常态。
市场上假货横行带动了仿古造假的繁荣,陶瓷仿古已成为一个产业。近日记者来到江西省景德市景德镇樊家井村,看见村口醒目处悬挂着一条写有“陶瓷仿古村”的横幅,这里就是著名的陶瓷仿古基地。穿行在仅有两三米宽的街巷里,两旁的店铺里摆满了各种瓷器,写有明清官窑款的青花、粉彩、单色釉,甚至唐三彩、南北朝陶俑,应有尽有,琳琅满目,时不时看见一些年轻女子坐在店里,抱着泥胚进行彩绘。店家直言相告:这里的东西都是仿古品,你别当真品买,但拿出去是不是当真品卖,他们就管不着了。在一些高级作坊里,相关负责人也一再声明,他们是仿古而不是造假,标有乾隆年制的瓷瓶,卖出去后,如果被人冒以真品上了拍卖会拍出去,他们一概不负责任。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葛寨乡烟涧村是全国著名的青铜器仿制村。近全村800多户人家中,四分之一从事青铜器仿古,从业人员800多人。根据葛寨乡政府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烟涧村青铜器仿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人均年增收1800元。
至于书画仿制,因为技术简单,只要找到绘画高手,关起门来就可生产了《经济参考报》记者在北京琉璃厂采访时,经常被三五成群的画贩子拦住,去其住处,看到大量署有范曾、齐白石、张大千等、傅抱石、李可染等款识的仿画。在一些地区,少数美术学院的学生、绘画爱好者,甚至被画商包养当“鬼手”,专门仿制古画和各种名人字画,有的只仿一个品种,力求做到形神兼似。据业内人士透露,在巨大经济利益刺激下,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出现专仿名家书画的作坊基地。
投机炒作积聚风险
两三年前,一股不知来自何处的神秘资金,突然杀入古玩市场,见到民国时的“袁大头”银元就收购,拉动“袁大头”价格直线上升,由几年前的几十元一枚猛涨至千元左右一枚,一些人快进快出,很快发了财,而一些不明就里的收藏者,以为袁大头奇货可居,竞相收藏,没料到行情不久就下跌,每枚从千元左右猛跌到四五百元,让许多收藏者深度套牢。
“都是投机惹的祸”,沈阳市资深收藏家张允民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近年来,传统意义上的收藏鉴赏已经彻底被颠覆,收藏群体从小众化转向大众化,收藏行为从秘不示人转为广泛宣扬,收藏目的从鉴赏研究转向击鼓传花式的投资和投机,一件件历经沧桑留传下来的文物,被当作赚钱的标的,在接盘者手中传来传去。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的两三年当中,中国文物艺术品出现了新一轮火爆的行情,各路投机资金狂热入市,市场炒作一浪高过一浪。
2009年,明代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以1.69亿元成交,标志着中国书画亿元行情时代的全面启动。
2010年,亿元级拍品随即增加,黄庭坚的《砥柱铭》拍出4亿多元,张大千《爱痕湖》拍出1.008亿元,徐悲鸿《巴人汲水图》拍出1 .71亿元,王羲之《平安帖》拍出3.08亿元。
2011年春拍,王蒙的《稚川移居图》拍出了4.025亿元,齐白石《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拍出创纪录的4.255亿……
机构、基金携带巨量资金入场,大量投机热钱涌入,带动文物艺术品拍卖总成交额呈现井喷式增长,2010年达396.96亿元,同比增长74.03%,远远超过全球市场52%的增幅。
直线上蹿的价格,让普通的收藏者无力承担。一些收藏爱好者惊呼“已经买不起了”“藏家向资本交枪”。
拍卖界人士始终为高价商品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中国文物艺术品价格与国外比还有差距,好东西就应该卖出好价格;将来增值空间依然广阔,未来十亿元级的拍品也会出现。
在天价诱惑下,人们不愿再过多地关心文物艺术品的真赝、艺术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只关心钱,只要能赚到钱,一切都是次要的;衡量一个收藏家是否有成就,也以他是否赚了钱发了财为第一指标,市场到处弥漫着浮躁的投机情绪。
据一位业内人士回忆,一家拍卖公司拍卖一位知名画家的画作,这位知名画家还在世,发现那幅画是假的,于是在拍卖时,画家站起来喊道“这画是假的,应该停止拍卖”,可旁边一个小伙子按他坐下,说“假的我也买,你也别为我担心”,然后频频举牌,硬把这幅假画买了下来。
一位曾在文博系统工作的人士募集了大量资金,这几年连续从海外市场扫货,购买了数亿元的元明清官窑瓷器。
然而,过度投机积累的泡沫和风险也在迅速增大。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透露,一件在纽约拍卖市场出现的瓷瓶,拍卖方本已标注其时代“类属民国”,但不懂行的买家请人掌眼后,认定是乾隆,在拍场上拼命举牌竞投,将这件有严重损伤的民国瓷器,从起拍价的几千元人民币顶到亿元人民币,闹了个国际大笑话。
前不久,山东一家民营博物馆因涉嫌非法集资被有关部门依法查封。这家民营博物馆旗下还有拍卖公司、文化艺术品交易所等诸多企业。据相关媒体报道,这家博物馆“以钱生钱”,雇佣“拉款员”采取高利率回报方式募集资金,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让许多参与投资者欲哭无泪。
让收藏行为回归理性
刘文杰认为,收藏主要是鉴赏研究,如果让欺诈投机行为,要从根本上解决过度投机问题,关键是要进一步完善法律和监管,当前最重要的是把制假、售假、拍假泛滥的现象遏制住,引导大众的收藏行为回归理性,净化市场,才能促进文物艺术品市场的真正繁荣。
刘文杰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中国已出现五个收藏高潮,第一个收藏高潮在宋代,收藏群体以皇室和官宦为主;第二个收藏高潮在明代,收藏群体以商人和文人为主;第三次收藏高潮在清乾隆年间,乾隆皇帝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收藏家,参与这次收藏高潮的还有一些大盐商和官僚;第四次收藏高峰是清末民国;第五次收藏高潮是改革开放至今。
纵观前几次收藏高潮会发现,收藏文物艺术品往往是上层社会文人雅士爱好的对象,收藏目的主要是陶冶情操,增长知识,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文明。然而,现在文物艺术品的过度投机行为,却破坏了收藏市场的健康发展之路,为文化的繁荣和传承带来巨大隐忧。
据全国拍卖行业管理信息系统显示,去年全国共举办文物艺术品拍卖会1949场,成交额576 .22亿元,增速有所回落,今年以来整个市场处于调整阶段,各方信心明显下降。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克伦认为,政府部门、文博机构及媒体,要为引导理性收藏负起社会责任,不要过分宣扬文物艺术品的投资属性,防止为文物投机造势。
近年来,上海博物馆与上海东方电视台深度合作,为该台的艺术人文频道提供文物和相关知识帮助,从来不对文物进行估价,重在讲述文物背后的历史故事和文化内涵,开播6年来取得良好社会效果。“此外,博物馆必须和拍卖公司、古董商拉开距离,专家不能与他们结成利益集团,上海博物馆严禁专家为拍卖公司撰写文章,不准许私自在外面鉴宝。
钱币收藏家周业勇曾多次向有关博物馆捐献自己收藏的珍贵近代机制币。他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国家在收购文物时,一定要尽量从民间征集,少上拍卖购买,不要为文物艺术品投机炒作推波助澜。”他举例说,东北一位老者藏有末代皇帝溥仪从故宫偷出来的一张北宋名画,收藏者当年曾多次向有关部门提出捐献或出售,却都被拒绝,后来这幅画在北京拍卖,一家国有文博机构花了1000多万元收购,“到拍卖会上高价买,客观上鼓励了文物投机,受损的最终是国家!”周业勇痛心地说。
中国嘉德拍卖公司副总裁寇勤认为,一个人如果收藏一个艺术品,必须对这个艺术品有深刻的喜好,喜好到了极点才会占有,这才是收藏。但目前有一部分人对文物艺术品根本没有喜欢的感觉,说白了就是来淘金的,而且把炒股票、炒房地、炒基金那套方法拿过来,怎么炒出高价,然后再抛出,文物艺术品具有投资属性是对的,但绝不能滥用,你要尊重经济规律,也要尊重艺术规律。
著名文物学家谢辰生认为,文物是一个国家民族历史的见证,是文化的载体,要防止将文物过度产业化;原来上拍卖会买东西都是收藏的多,但现在很多投资方面的人士,纷纷进入,而且势头非常强劲,买东西不是为了收藏,只是想转手卖,甚至搞份额化交易的文交所,适度合法的市场交易是必要的,但不能完全拿文物来投机赚钱,如果照这样发展下去就对文化繁荣起到负面作用了。(原标题:文物投机高烧不退风险积聚)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