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治堵限令频“加码” 缓堵还是添堵?
2012年10月24日 14:27:40来源: 新华网 李志勇 陆文军

  近期“中国式治堵”在各地“高招”不断:有谏言收“拥堵费”的,有传言收“排污费”的,北京市有关部门则再次提出将评估在特定时段、特定区域实行机动车单双号限行措施的可行性。与此同时,上海的车牌拍卖均价超6.6万元又创新高……在各地治堵“高招”连出、风声四起的背景下,人们不难发现治堵公共政策的制定目前缺乏一套科学、民主的流程,多可以形容为主管部门“摸着石头拍脑袋”,民意、民智并未得到充分的尊重。新华社发赵乃育作

  新华网北京10月24日电 深圳工作区停车费上限拟涨至每天200多元,北京再提评估单双号限行可行性,上海车牌拍卖价突破6.6万元大关,广州车牌摇号越来越难并传“限制外牌”……近期,一线城市治堵“限”字频频升级。

  治理拥堵,本是人人盼望的好事,但不少百姓感觉并不舒服:是不是到了非用“限”的地步?面对“堵城”之困,“限”字令还能管用多久?

  治堵频升级反现捉襟见肘

  悄然间,国内大城市交通治堵措施又迎来新一轮“加码”。

  深圳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此次提出新的“治堵”方案,拟将停车场分为工作地、商业地和居住地三类,实行差别化收费。工作地区在工作日内停车费起步价为每小时15元至20元。

  从实施第一阶段缓解交通拥堵开始,北京靠“限”来缓解拥堵已经历9年,随着交通压力逐步增大,北京的治堵措施已从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到“限行”,再到“限购”,此次再评估“单双号限行”的可能性,可谓再度“加码”。

  在强烈刚性需求的推动下,上海车牌拍卖价格近期突破6.6万元,创出历史新高。在实施车牌摇号的北京、广州同样面临着中签越来越难的困境。

  同济大学交通工程系主任杨晓光说,长期“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做法实际上造成了管理的低效,不可能根本性缓解问题,很快就会出现反弹。

  专家表示,一方面,我们治堵措施“加码”,正说明了政府有关部门已经“捉襟见肘”,缓堵措施越来越少;另一方面,事实证明一些限制性治堵措施实施后,可能引发新一轮买车热潮。

  例如,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开始实施每周限行一天的治堵措施,最初道路拥堵确实得到了改善,但没有延续太久。新增的车流中,有不少就是人们为了应对限行而购买的第二辆车。

 [1] [2] [3] 下一页

【专题】浙江治堵的“头脑风暴”

标签:中国式治堵|拥堵费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深圳启动“绿色出行” 拟在中心区收取拥堵费
  • 中国部分大城市今年或试收“交通拥堵费”治堵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