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命题。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平衡,但一个国家要想取得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建立这种平衡。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部署四季度工作时明确提出,要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总体方案。中国政府释放的这一重要的改革信号,引发了国外媒体的高度关注。
国际舆论关注中国的分配制度改革的问题,实际上含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第一个层面关系到对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认识。
《华尔街日报》最近刊文论及中国的收入分配时说,中国经济今年第三季度同比增长7.4%,但工业生产、出口和投资数据及就业形势向好,现在的问题是,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选择何种经济发展方式?是更多地聚焦消费增长,还是以投资和出口为主?而要提振消费,就必须着力提高中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微博] 首席经济学家奥利维耶·布朗夏尔认为,中国经济要持续增长,必须要对收入进行重新分配。由此可见,分配制度的改革已经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
从发展中国家走过的道路看,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必须着力解决贫富差别问题。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所以未能持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正是因为贫富差别悬殊的问题未能有效解决。中国如何避免这样的“中等收入陷阱”,如何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分配格局,也关系到中国能否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
第二个层面关系到对中国发展道路的认识。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说,收入分配的变化是发展过程中最具有政治意义的事情,也是最容易诱发妒忌心理和社会动荡混乱的问题。能不能构建起更公平、更合理的分配体制,关系到发展理念能不能通过自身的实践得以实现。实际上,西方一些人对中国道路的负面看法,就是出于对中国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目标的怀疑。从这个角度来看,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事关中国发展道路能否得到更普遍认可,能否不断增添吸引力。
建立更公平的分配体制,是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取得显著进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教授安德鲁·内森指出,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获得民众的支持,一大原因就是,大多数民众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美国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普兰纳布·巴德汉与耶鲁大学经济学和政治学教授约翰·罗默发表题为《市场社会主义: 一个重获活力的案例》的文章,作者坚信这样的制度会更注重公平的收入分配,也会对社会需求更加敏感,比如教育、医疗、环境保护,进而使社会分配更加均衡。
分配制度的改革不仅是一个中国话题,更是一个世界性的话题。分配制度的改革,反映的是公平与效率之间如何取得平衡的问题,贯穿在每个国家的发展进程中。当前,一些发展中国家徘徊在“中等收入陷阱”,由于政府的决策力与执行力,以及动员能力的薄弱,即使是找到了“切分蛋糕”的方式,也很难付诸实施。尽管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但从本质上讲,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任务是共同的。2010年美国收入最高的1%的家庭收入增长占到全部收入增长的93%,可以断言,改革分配制度将成为美国下一任总统无法回避的重点。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的关系,是一个重要命题。尽管现实中并不存在绝对的平衡,但一个国家要想取得稳定的发展,就必须通过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建立这种平衡。
中国已经向世界展示了解决13亿人温饱问题的能力。接下来,世界也将看到,中国有能力有信心,通过改革建立起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体制,使人民享受到更加公平合理的分配制度带来的发展红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