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月9日电 新华社记者近日在基层调研时观察到,收入分配改革已到攻坚时刻,亟待破解垄断和腐败两大难题。2013年,伴随中央接连传出的深化改革信号,人们期待更多具体配套改革措施出台。
规范垄断行业收入提高劳动报酬占比
“你拿到年终奖了吗?”临近春节不少网站开栏“晒晒年终奖”,一些垄断性企业动辄数万元的年终奖让网民在“羡慕嫉妒恨”的同时,更感慨网上“晒的不是年终奖,而是收入分配不公”。
年终奖的差距实际上反映了不同行业间收入的差距。记者在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环卫站调查了解到,当地环卫工人辛苦工作一年,收入不过2万多元,还不如一些大企业的年终奖多。
“环卫行业既属于高危行业,又属于低收入行业,与电力、煤炭等垄断行业相比,收入差距仍然较大。”这个环卫站工会主席朱伟雄对记者说。
据广西统计局分析,2011年,广西职工工资水平较高的是金融业、计算机、电力燃气等垄断行业和高技术行业,较低的是农林牧渔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其中工资水平最高的金融业是最低的农林牧渔业的3.88倍,两者年收入相差5.5万多元。
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说,长期以来垄断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的巨大收入差距,与经济领域改革滞后、市场机制不健全有关,由于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一些资源性行业企业以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公共资源;在一些行业,竞争不充分也使得一些企业依靠垄断地位获取超额利润。
朱伟雄建议,国家应规范垄断行业收入,并尽快出台针对不同行业衡量劳动所得的指导意见,增加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社会再分配领域也要关注低收入家庭,如脏苦累行业的再分配,从而减少收入差距。
有效惩治腐败压缩灰色收入空间
深化收入分配改革面临的难题,除了垄断带来的分配不公,还有权力腐败带来的灰色收入。
近日,被爆有11套住房的郑州90后“房妹”成为新闻热点,其父亲原郑州市二七区房管局局长更是被查出有“利用职务便利为亲属牟取利益及其他违纪行为”。
一段时间以来,在舆论监督推动下,一些“利用职务便利”获取不正当收益的官员浮出水面。各种各样腐败案例的背后,都有权力寻租、监管失控的影子。
“由于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腐败和灰色收入已成为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中国改革基金会国民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说,灰色收入大部分是来自非正常途径的收入,除了财政和其他公共资金的流失,还包括金融腐败导致的信贷资金转移,还有由行政审批、许可、监管权力产生的钱权交易,土地收益的流失以及垄断性行业的垄断收入等。
在山西省,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正科级基层公务员向记者坦言,因为自己手中有计划生育罚款权,经常有人为了减免罚款数额找他“办事”。但直接送钱的不多,大多是请吃饭。
王小鲁表示,由于制度不健全,使得少数人不是通过正当市场竞争,而是通过非法收入和灰色收入暴富,使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偏离了正常轨道,这一现象应引起高度重视。
堵住各种漏洞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无论是垄断还是腐败问题,其根源在于制度的不健全与监管的疏漏。破解两大难题,需要通过制度改革堵住导致收入分配扭曲的一系列制度漏洞。
公共资源交易是一些腐败问题的多发领域。在山东省肥城市,为打造科技防腐、制度防腐、机制防腐的新平台,当地2012年设立了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将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土地招拍挂等事项集中到一起,统一监管运行。肥城市公共行政服务中心主任赵永军告诉记者,这一举措被当地企业评价为“最大的还政于民,增强了政府公信力”。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针对灰色收入,一直以来呼吁官员公开家庭财产的声音不绝于耳,而2012年底广东选择在几个县市进行官员财产公开的试点,也让民众对遏制灰色收入充满期待。
王小鲁指出,在市场化过程中,由于制度不健全而导致的钱权交易和寻租行为,使资源配置发生扭曲,使收入分配失去透明和公正。因此,需要通过政府改革,建立规范、透明、管理严格、受公众监督的行政管理体制和财税体制。长期看,需要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民主化进程,从制度上保证收入分配的合理化。
近日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向外界传递出“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深化改革”的信号。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多项改革协同推进,收入分配改革能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圆百姓“收入梦”。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