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3日电 从当前不生产高质量油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标准不够,到第二天突然高调宣布明年起全面升级供应国IV标准油品,雾霾天气发酵出的中石化“油品门”,让消费者开始担心在国际原油价格涨价压力下,全面升级油品带来的成本上升,会否转嫁给消费者,并引发新一轮物价上涨。
雾霾天引来的升级?
1月31日,中国石化集团董事长傅成玉在北京市服务中央企业、在京金融机构工作座谈会上针对北京雾霾天气表示,炼油企业是雾霾天气的直接责任者之一,现在炼油行业不是不能生产高质量油品,而是我国油品质量标准不够高。
“现在只有北京推行了成品油‘欧Ⅴ’即‘京Ⅴ’标准,油品的含硫量在10ppm以下,但我国普遍的标准是‘欧Ⅲ’,油品的含硫量是150ppm。国家标准不提高,设备改造是上不去的,这需要统一规划。从企业角度看,标准上去后炼油企业要和政府互动。”傅成玉说。
对此,舆论普遍质疑,作为国内最大炼油企业,将尾气排放对雾霾天气的影响,归结为国家标准过低是否有推脱责任之嫌。实际上,我国早在2011年年中就实施了汽油国IV标准,只不过给企业的过渡期“大限”是到2014年。
面对舆论压力,2月1日,中石化“突然”宣布今年年底前有12家下属企业的提高脱硫装置将全部建成投产,明年起全面供应国IV标准油品。
全国石油产品和润滑剂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成员、中国环境科研院副研究员岳欣对记者表示,炼油企业不应该长时间以过渡期和成本提升为借口拖延升级油品。“此番炼油企业加快升级油品不是意外之举。”
升级成本会否转嫁消费者?
消费者是否会为油品升级买单?
前几年,北京、上海等地实施成品油标准国Ⅲ升国IV时,成品油价格出现普涨。记者调查发现,上海油品标准在升级到国V时,油价每升上涨了0.3元左右,北京油品标准升级至国IV时,油价每升上调了0.2元左右。
2月1日北京市实施第五阶段机动车排放地方标准(简称京Ⅴ,相当于欧Ⅴ标准)首日,记者在北京多家加油站采访了解到,不少前去加油的私家车主都在询问油价是否会提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