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男孩因残疾被家人寄养在敬老院 称自己很幸福
2013年02月05日 17:51:24来源: 黄河新闻网

 男孩因残疾被家人寄养在敬老院称自己很幸福

睡觉的时候,亮亮(右)和涛涛头靠着头。一天中的大多数时间,他们都待在床上打发时间。

  在永康市腾龙学校5层教学楼的楼顶上,有一间特殊的教室。一共有15孩子,最大的18岁,最小的8岁。他们或多或少都有残疾,要么智障,要么精神或身体有些问题。父母要赚钱养家,顾不过来,就把他们交给学校代为照顾。楼顶100来平方米的地方,就是他们全部的世界。

  有的孩子慢慢长大,已不太适合继续待在学校。可是,他们能去哪里?对于孩子们的未来,无人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15岁男孩生活无法自理,家人把他寄养在敬老院

  上次提到一个叫亮亮的孩子,他今年15岁,曾在腾龙学校上过一段时间学。学校搬了新校区后,亮亮就再也没有来过。

  亮亮四肢无力行动不便,上厕所都要老师抱着去,校长胡瑶琴因此对他印象深刻。后来才知道,亮亮的父母因为做生意要到处跑,放在家里又不放心,2011年5月,他们通过残联的帮助,把亮亮送到了永康一家养老服务中心(敬老院)。

  两年过去,亮亮已经养成了老年人的作息习惯:天刚黑就睡觉了。

  他说,以前在家,经常吃不上饭。而在敬老院,老人们对他很好,经常给他好吃的。他因此觉得,自己在敬老院的生活,是“幸福的”。

  他真的幸福吗?

  伙伴

  亮亮是这家敬老院接收的第一个孩子。

  他来后没几个月,又来了一个叫小佳的女生,患有智障,语言障碍也比亮亮要严重得多,基本不会说话。

  好长一段时间,两个孩子几乎没有什么交流,更别说做朋友了。

  情况在2012年秋天的时候,有所好转。那天,亮亮看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牵着一个叫涛涛的男孩走进了他的房间。两个孩子年纪相仿,床靠着床,睡觉的时候,头挨着头。他们很快就聊到了一起。

  虽然在外人看来,他们的之间的“聊天”,跟听外语差不多,很难懂。

  两个人都不会走路,大多数时间都只能呆在床上。涛涛躺着,亮亮喜欢趴着。他们的话题,无非是刚刚看过的动画片之类,乏善可陈。

  不过,对于近乎无聊的敬老院生活,涛涛的出现,无疑就是一抹阳光。

  涛涛语言能力非常不好,说的话别人都听不懂,但亮亮能听明白。

  有时候,涛涛想叫阿姨帮忙,支支吾吾半天,亮亮很快就弄明白了,扯开嗓门叫来了工作人员。

  在一起久了,难免会发生些矛盾,偶尔会吵架。前几天,亮亮生气抓破了涛涛的脸,但是现在涛涛已经不生气了,亮亮也保证,以后再也不弄伤涛涛。

  男孩因残疾被家人寄养在敬老院称自己很幸福

14岁的阿梅喜欢戏曲。在采访的时候,她翘起手指有模有样地给我们表演了一曲。她说,等长大学好了黄梅戏,就去找妈妈。

  男孩因残疾被家人寄养在敬老院称自己很幸福

这个叫小佳的孩子平时不喜欢出门,不开心的时候,他就冲着窗外嘶吼几声。

  家人

  涛涛的父母几乎每周都会来看望涛涛,但是亮亮的爸爸妈妈很少来。

  亮亮刚来敬老院的时候,亮亮的爸爸妈妈每个月会来看他一次,但是时间久了,他们来的次数就少了。最长的一次,隔了半年之久。

  “他们太忙,没空啊,要卖菜。”父母是做蔬菜生意的,懂事的亮亮总是为他们的“疏忽”开脱。

  其实,亮亮很希望能和爸爸妈妈多呆一会儿。他总是安慰自己,爸爸妈妈很快就来了。可大多数时间,迎接他的,都是失望。

  亮亮说,“把心放下来,把心放肚子里。”这是从大人那里学来的。如果不这样想,他晚上会睡不着。

  亮亮的爸爸妈妈每次来,都会带来一些小玩具。前几天,爸爸送了他一个“打地鼠”玩具,亮亮视若珍宝,每天都放在枕边,别人不准碰。

  现在,他自称“打地鼠高手”。实际上,他玩得并不好,只是偶尔才玩一次。他生怕玩得太频繁,还没等到爸爸妈妈再来看他,玩具就没电了。

  他没钱给自己买电池。

  想法

  快要过年了,爸爸妈妈说好,会接他回家过年。但是,亮亮说,他只准备在家住两天,因为“爸爸妈妈没空,要卖菜。”

  以前,养老服务中心的护工都是女的,亮亮和涛涛来了以后,养老服务中心只能又招了一个男护工。因为两个孩子都开始发育了,而且越来越重,女护工抱不动。

  那么,亮亮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的那样,喜欢住在敬老院呢?

  他努力地想要掩饰自己的沮丧情绪,跟我们说起了以前在学校的事情。在腾龙学校,他只待了两年。

  亮亮已经不记得街上是什么样子,也不怎么记得学校,但是他想回到学校去,因为学校可以认识很多字。他以前在学校学会了很多字,现在全忘了。

  “我应该很想去,但是我不会走路,学校不会要我。”亮亮很在意自己不会走路。

  他想去逛街,但是他不会走路;他想呆在父母身边,但是他不会走路;他想回到学校,还是不会走路啊!

  男孩因残疾被家人寄养在敬老院称自己很幸福

  有时候,孩子和老人能够和睦相处,但难免也会有意外发生。

  说起敬老院里的孩子,服务中心负责人成玲娇只能叹气。

  “敬老院是老人养老的地方,小孩子住在这里,我们很多设施、条件都跟不上,对他们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成玲娇说,毕竟,敬老院不是专业的残障儿童护理机构,比如孩子最需要的游戏和娱乐,敬老院肯定就无法满足他们,“我们这里,只有电视。”

  成玲娇更担心的是,怕孩子出意外,“我把剪刀、打火机、绳子之类的东西都收起来了。几个小孩年纪越来越大,心理也在发生变化,我怕他们做傻事。”

  每隔几天,成玲娇就会找几个孩子聊天,“有时候,我感觉他们想父母了,就会打电话让他家人过来看看他,也算是一种安慰。”

  敬老院有130多张床位,现在已经满员了,“很多老人来申请,根本进不来。”

  成玲娇打算找亮亮父母谈谈,作为父母,他们有抚养孩子的义务,“如果他们愿意,最好把孩子领回去,把床位让出来。但他们如果不愿意,我们也没有办法,只能让孩子继续住下去。”

  “如果永康能有一个专门的机构,收养像亮亮这样的孩子,那就好了。”成玲娇说。

  相关部门

  永康全市一共有8家公立敬老院,另外还有两家民营养老机构。这几天,记者走访位于市区附近的7家,发现像亮亮这样的孩子,并不是个案。在其中的三家敬老院,记者找到了7个被寄养在这里的孩子,他们都是残障儿童。

  这些残障儿童被寄养到养老院,除了政府每月发放的残疾人补助外,家人还在额外支出一部分钱。比如亮亮属于一级残疾,每月补助1000元。另外,他的父母每年还要支付2000多元给敬老院,作为抚养费。

  实际上,记者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孩子过得并不如意。有一个14岁的女孩,甚至遭到了来自男性老人的猥亵。而对于敬老院来说,额外多出来的孩子,无疑加重了他们的工作量和责任。谁都不知道,如果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而这些孩子的未来,又在哪里?

  在永康,全市一共有一万两千多名持证残疾人,其中包括精神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盲人、聋哑人等几个大类。残障儿童毕业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安置。“有劳动技能或能力的,根据个人情况安排就业,并进行相关扶持。”永康市残疾人联合会的楼兴东说。

  没有劳动能力、能够自理的,会根据残疾等级不同发放补助,以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要求。无法自理的,政府采取集中托养、居家安养、社区照料等方式进行安置,同样也有相应的安养补助。

  “集中托养主要是安置在敬老院、福利院、托养中心等机构。”楼兴东说,永康目前有两类集中托养的方式,一类是重度精神残疾的残疾人,主要安养在永康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永康阳光庇护中心。另外一类是重度的智力残疾或者肢体残疾的,主要安置到敬老院、福利院。

  但是,对于像亮亮这样有监护人的残障儿童,并没有政策规定可以进行托养。

  “如果能够和家人生活在一起,对他们来说会更好。”楼兴东说。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才会出现一些有监护人的残障儿童住进了敬老院。

  最好的办法,就是有专门的机构收养这些孩子。

  记者了解到,永康正在筹划建设重度残疾人托养中心。在规划材料上,记者看到,这个托养中心专门设置了儿童楼。等建好后,这些住在敬老院的孩子,就不用再成天和老年人为伴了。

  “就在今年,我们还要在3~5个乡镇设立阳光小康庇护中心,让那些虽然重度残疾但是能进行简单劳动的人在那里工作和生活。”永康市残疾人联合会教育就业科科长施春蕾说。

标签:残疾责任编辑: 王霄瑜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实施残疾人购买火车票应该半价吗?
  • 残疾母亲为尿毒症女儿筹钱 连续工作24小时累晕
  • 律师解析袁厉害收养问题:收养孤残儿童不违法
  • 上海:医教结合让残疾学生享受持久特殊教育服务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