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黄打非”正风气
2013“扫黄打非”工作重心向网络倾斜,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在线侵权盗版、非法网络报刊和网络游戏等将成整治重点
“扫黄打非”,意在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环境,也意在净化社会风气。
“要牢固树立对党和国家,对人民、对下一代高度负责的态度,着力解决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小组办公室负责人表示。
党的十八大首次把“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写入报告,将其作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近年来,“扫黄打非”力度持续增强,能力持续提高,但任务复杂艰巨,工作不容懈怠。
根据形势需要,2013年“扫黄打非”工作将进一步把工作重心转到网上,网络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在线侵权盗版、非法网络报刊和网络游戏等将成整治重点。
扫除萎靡之风
萎靡之风,流弊深远。树立奋发刚健、昂扬向上的社会风气,“扫黄打非”工作不可或缺。
相关专家指出,社会风气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低俗甚至淫秽色情信息广为流播,则社会风气难免庸俗萎靡,若任之发展蔓延,势必毒害世道人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王宏君说,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视听节目、动漫、图片和文字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社会的萎靡风气。“正是因为社会上一些萎靡风气的巨大危害,对于‘扫黄打非’工作,才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
萎靡低俗风气,尤其对未成年人影响极大极坏。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也正是持续加强“扫黄打非”工作的要旨。据本刊记者了解,近年来就有不少家长表示,低俗之风对青少年的心理发育有百害而无一利,坚决拥护政府开展“扫黄打非”工作的决心和行动,维护良好社会风气。
例如,北京网络媒体协会2010年初成立了妈妈评审团,这些志愿者对互联网上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进行举报、评审、形成处置意见,反映给相关管理部门,并监督评审结果的执行。一名评审团成员把网络“扫黄”称为当年“家长看到的最大快人心的好事之一”。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工作人员也告诉本刊记者,许多家长针对若干突出的社会风气问题专门献计献策,并提出“扫黄打非”任重道远,需要各相关部门有攻坚克难的准备,下大力气,打“持久战”。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负责人表示,进一步净化文化环境端正社会风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实现亿万家庭最大希望的民心工程,是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希望工程。
这位负责人指出,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扫黄打非”工作将按照只能加强、不能削弱的要求,坚持集中行动与日常监管、网下落地查人与网上净化相结合,努力营造规范有序的文化环境,为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和谐稳定提供有力的思想文化保障。
工作重心转到网上
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透露,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持续清理淫秽色情等文化垃圾,取得显著成果。但在利益驱动下,制黄传黄活动趋于多变、隐蔽,网络淫秽色情现象还较严重。
比如,各类网站和论坛、贴吧、博客、微博客、搜索引擎、移动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平台等,时有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应予以全面清查。
又如,下载、预装淫秽色情信息出现苗头:电子产品销售商和维修点利用网络电视棒、网络存储器、手机存储卡等复制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下一步“扫黄打非”部门将予以深入整治。
还有一些非法网络报刊借各种名目出现,一些视听节目网站、网上书店、电子商务平台等销售传播侵权盗版制品,一些网络游戏未经审批擅自运营或批准后擅自添加不良内容,“扫黄打非”部门都将坚决予以打击。
据悉,2013年上半年开展的网络淫秽色情信息专项治理“净网”行动中,已经开始集中检查网智能终端应用程序平台、在线视频播放软件、网络资源下载工具、网络游戏推广广告中含有淫秽色情内容的视听节目、网络广告、动漫、图片和文字信息。络文学网站、手机文学网站、网络游戏网站、视听节目网站、门户网站,以及移动
淫秽色情信息传播利益链条也仍在重点打击范围。据了解,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协调相关部门,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的网站和电信运营、接入服务等企业,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的广告联盟、第三方支付平台等。
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本刊记者,要坚决关闭淫秽色情内容集中、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站。对服务器设在境外、开办者藏匿在境内、经常变换域名和IP地址逃避打击的网站,坚决“落地查人”。对明知是淫秽色情网站而为其提供互联网接入、域名注册、广告投放、费用结算等环节服务的单位和个人,依法严厉查处。
同时,还要将清理网络延伸覆盖至网下相关领域,大力清缴淫秽色情书刊、光盘等,特别是以未成年人为题材和传播对象的淫秽色情出版物。
这位工作人员还透露,专项行动期间,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将协调有关部门对网络淫秽色情信息进行专项监测,以检查各地开展行动的成效。
依法完善管理
做到各项监管“无缝对接”,形成长效机制,还要不断在法律框架内强化“扫黄打非”工作。
2012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加强对互联网的依法公开管理,全面落实网站接入、用户信息发布等实名登记制度,完善网站备案、域名、IP地址等基础数据的管理。
“客观上有助于网络‘扫黄打非’,斩断相关传播利益链条。”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内部正在认真学习研究该项规定。
法律专家表示,“扫黄打非”工作可以充分运用现有法律法规及“两高”司法解释,采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两种手段,依法加大对传播淫秽色情信息行为的打击力度,形成强大的法律威慑力。
上述专家建议,对重大、复杂案件,可以发挥“扫黄打非”办的工作职能特点,协调公安、司法机关提前介入,确保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力求案件快侦、快诉、快审、快结。
据了解,相关部门正在修订完善相关法规规章,严格依法管理、依法办案。拓宽举报投诉渠道,规范受理转办程序,提高分析核查水平,完善和落实举报奖励制度。对重要线索深挖彻究,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充分运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手段,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各级“扫黄打非”办公室则被要求协调有关部门,健全网上工作机制,加强有害网络出版物及信息舆情汇总通报、快速删除屏蔽、重要线索联合核查、重点案件协查督办等工作。□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龙在宇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