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专题文章 正文
陕西传媒网:走进汉阳陵,“始作俑者”今何在?
2013年04月07日 21:48:29来源: 陕西传媒网 任虎鹏

  洛阳铲一亮相,引来围观与抢拍。记者任虎鹏摄

  4月6日上午,参加第七届网络媒体陕西行的编辑记者们来到了汉阳陵,这里埋葬着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顶峰的缔造者——汉景帝刘启及其皇后。相比于名扬中外的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熙来攘往、接踵摩肩,在阳光明媚乍暖还寒的仲春,汉阳陵则显得清寂许多,也许正是这难得的清净,让生活在喧嚣都市,习惯于快节奏信息传播的网媒编辑记者们静下了心,耐心地听讲解,思绪渐渐地走入到了对汉王朝的思考当中。

  从洛阳铲演示考古勘探,到模拟考古的实际操作,不一会大家不经意间就参与其中,将自己融入这里的氛围当中。行走在昏暗的地宫当中,脚下透明的玻璃下就是考古发掘的现场,文物离观览者如此接近,历史仿佛唾手可及。相比于秦兵马俑的只可远观,汉阳陵陶俑则近在眼前,身处其间。“汉阳陵比兵马俑更值得一看”大众网的编辑直言不讳地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如果说秦兵马俑展示出一个横扫六国、一统中华的帝国的军事实力,那么汉阳陵陶俑则展示出汲取亡秦教训、厉行休养生息的汉王朝物阜民丰的生活气息;秦俑展示的是西部民族秉性中的强悍,汉俑则展示出江南气息的灵秀、汉水滋养的性情;秦俑背后是大一统的霸气与自信,汉俑的背后则是与民生息的憧憬。秦之扬武,两代而亡;汉之生息,盛世初成。秦之亡,为历代镜鉴;汉之兴,为历代君主楷模。

  秦也罢,汉也罢,历史留给后人的遐想,远不止于一些粗制滥造的影视剧。文物是历史的刻度,虽不能照见全貌,但也可管中窥豹、折射历史,兵马俑、汉陶俑都是历史的写照。“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孟子言孔老夫子曾出此言,虽然无据可靠,但孔子反对用俑殉葬的观念或可略知。陶俑殉葬,相对于奴隶社会的人殉,是社会的进步,更是生产力发展对劳动力的现实需求。孟子言孔子因俑似人而对此持反对态度,或可理解为孟子借孔子之口说出自己的民本思想。

  “始作俑者”,难以考证;秦俑、汉俑的缔造者也都归于黄土。陕西人常说:“陕西的黄土埋皇上。”在这片深植着中华文化根脉的土地上,有太多的历史需要品读,有太多的文物需要保护,有更多多默默坚守的文保单位需要关注和支持。网络媒体陕西行的同仁们,请不必吝惜你的赞叹与溢美,因为任何的赞誉于这片有着悠久历史积淀的土地都不过分。也请你们多些对陕西历史的关注,对属于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遗存的关注和宣传。

【专题】第七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

标签:责任编辑: 沈正玺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