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汶川震区经济增长幅度高于四川全省平均水平
2013年05月13日 07:05:14来源: 人民日报 张忠 王明峰

  记者12日从四川省统计局获悉,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经济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009年至2012年,四川39个重灾县经济年均增长15%,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7个百分点;10个极重灾县经济年均增长16.6%,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3个百分点。

  5年前的汶川特大地震,给灾区及四川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2008年, 39个重灾县经济增速由上年的上升14.8%转为下降2.2%,其中汶川县、绵竹市、什邡市等10个极重灾县经济下降25.3%。

  恢复重建成为灾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引擎。5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全国党政军民大力支持、倾情支援下,四川加快建设灾后美好新家园、加快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统筹科学救灾、科学重建、科学发展,创造了抗震救灾、灾后恢复重建和大灾之后加快发展的奇迹。2012年,39个重灾县实现生产总值4331.9亿元,是震前2007年的2倍,人均生产总值由2007年的13334元提高到2012年的27427元;实现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98.6亿元,是震前2007年的3.2倍。

  5年来,地震灾区加大投资力度,巩固和发展灾后恢复重建成果,落实《汶川地震灾区发展振兴规划》各项要求,加快产业发展,灾区社会经济发展振兴成效显著。2012年,39个重灾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445.3亿元,是震前2007年的3.5倍。2008至2012年来的5年,累计投资额超过万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045.9亿元。其中,10个极重灾县5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288.1亿元,是2007年的14.9倍。

  四川把产业重建作为灾区发展振兴的基石,产业恢复与优化结构、转变发展相结合,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数据显示,39个重灾县三次产业结构由2008年的21.7:45.0:33.3调整为16.4:53.3:30.3,第二产业比重提高8.3个百分点,工业化率由2008年的38.7%提高到2012年的46.0%。

  5年来,地震灾区统筹推进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镇重建、文化重建和生态重建,城乡布局、基础设施等都实现了整体性跨越。

  产业的发展振兴、基础设施的改善,也为灾区群众增收致富开辟了新路。2012年,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16元,比全省平均增速高2.9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7933元,比全省平均增速高0.3个百分点。

  好势头还在延续。今年一季度,39个重灾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701元,同比增长9.6%,增幅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5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790元,同比增长12.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0.2个百分点。

标签:汶川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多难励志 川人不屈——汶川震区人物五年重访印象
  • 从汶川到芦山:中国在灾害面前的成熟和理性
  • 汶川奇迹背后是不可战胜的中国力量
  • 汶川地震五周年:感恩奋进追逐“中国梦”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