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央气象台专家解读全国各地持续罕见高温三大原因
2013年08月01日 10:51:52来源: 科技日报 王婷婷

  近日,全国多地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已连续多日发布高温橙色预警。7月30日11时,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正式签署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命令,这是中国气象局今年首次启动高温应急响应。

  气象局消息,预计7月30日至8月8日,江淮、江南以及重庆等地会出现较大范围日最高气温超过35℃的高温天气。其中江南部分地区持续高温日数可达5—8天,部分城市可突破高温历史极值。

  连日的高温,让网友戏称“我和烤肉之间,就差一撮孜然”。

  核心解读

  何为“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

  这是今年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首个高温Ⅱ级应急响应,也是自2010年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制定以来,气象部门启动的首个针对高温的应急响应。

  按照《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中的“气象灾害预警标准”,重大气象灾害(高温)Ⅱ级应急响应,也是高温应急响应的最高级别。据了解,当中央气象台连续两天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且预计未来三天预警区的大部地区仍将连续达到高温黄色预警以上标准,可启动高温Ⅱ级应急响应。

  根据《国家气象灾害应急预案》要求,当启动高温应急响应后,气象部门加强监测预报,及时发布高温预警信号及相关防御指引,适时加大预报时段密度;了解高温影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工作。

  此外,电力、住建、水利、公安、卫生等部门都将采取相应措施,相关应急处置部门和抢险单位随时准备启动抢险应急方案。

  “出梅早、副高强、没台风”造成南方持续“高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何立富分析了连日来各地罕见高温的三大成因。

  何立富说,副热带高压是影响夏季天气的主要系统。今年不仅副高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副高本身的强度也偏强,再加上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高对抗,这使得一些地方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他说,造成这种罕见高温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三点:

  首先,长江中下游梅雨期与历年相比较短,出梅较早,副热带高压从7月上旬便开始持续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天气晴朗少云、太阳辐射强、大气湿度大,天气潮湿闷热。

  其次,副热带高压强度明显强于历史同期。往年七月上中旬长江中下游还处在梅雨季节,而今年由于出梅早,高温日数明显偏多,再加上副热带高压比较强,导致气温持续攀升。

  造成高温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大气环流的异常。截至目前,北上并深入内陆的台风几乎没有。往年因为有台风登陆,副热带高压在台风的影响下会撤退、断裂,天气也呈现出热一阵、台风来后又降温的天气形势,即间歇性高温。而今年台风影响偏南,主要在台湾海峡和南海一带活动,导致副热带高压长时间控制内陆,高温长期“煎熬”着长江中下游一带。

  民间试验

  上海:地面煎熟培根

  7月30日13时左右,新华社记者在上海街头进行的高温实验显示,地面热量已经能够煎熟培根。

  据报道,记者往平底锅中放置了一片生培根,并将平底锅放置在上海徐家汇商圈的马路上。生培根片煎至八分熟一共用时约80分钟,整个过程中地面温度一直高于60℃。

  长沙:3小时晒熟基围虾

  据当地媒体报道,长沙市气象台29日发布的天气预报显示,当日气温为29℃至37℃。

  在长沙某小区花园内,经过三个小时的阳光炙烤,用锡纸包裹的基围虾已经变得红色,虾尾也变成了乳白色,散发着香味。阳光“做菜”,色香俱佳。

  流言终结

  “上海出现两千年最强热浪”,专家回应纯属瞎扯

  在连日高温下,网上一些关于高温的流言也在不断加温发酵。

  日前,互联网上集中出现了一批渲染、夸大“上海即将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的网帖。有网民发帖称:“上海地区将出现两千年一遇的最强热浪袭击,这次热浪从8月4号开始,持续到8月9号,……5号起32℃到41℃,开始破纪录;6号到8号33℃到42℃,局部34℃到44℃,让人绝望。”

  上海中心气象台首席服务官邬锐30日夜间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说法,其中充满了“关公战秦琼”式的胡扯。

  针对网上“上海地区将出现两千年一遇最强热浪袭击”的传言,上海中心气象台人士表示,通过一个简单的常识即能判断真伪,上海有气象记录以来只有140年,“两千年一遇”从何而来?但今夏,上海140年的气象纪录频被打破,给此类传言提供了传播土壤。

  “高温使鸡蛋自然孵化”,专家回应高温不是关键

  有媒体报道,7月29日中午,湖南省娄底市,正在做饭的谢女士敲开了一枚鸡蛋,她发现蛋黄有些异常,定睛一看,竟然是一只小鸡的雏形。谢女士赶紧又敲开了几枚鸡蛋,发现都是同样的情形。据谢女士介绍,“可能是近期持续的高温天气,导致房间成了自然孵化器。”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有关专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鸡蛋一般在37℃左右就会进行孵化,但高温并不是鸡蛋孵化关键因素。专家解释说,一般我们从市面上买回的鸡蛋都是未受精的,正常来说孵不出小鸡,前文提到的胡女士家的鸡蛋有可能是从种鸡场售出的受精卵,所以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出现了自然孵化现象。

  生活贴士

  应对高温:防晒、补水、多睡觉

  人体能够承受多少度的高温?“中国气象”微博给出了这样的答案。

  环境温度在30℃左右人体感觉最佳;当温度达到33℃,汗腺开始启动;当35℃散热机制立刻反应;36℃人体“自我冷却”;38℃多脏器参与降温,二级警报温度;39℃汗腺濒临衰竭,三级警报温度;40℃大脑顾此失彼,四级警报温度,高温已直逼生命中枢;41℃将严重危及生命。

  当高温来袭,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TIPS1:防晒,10点至16点避免暴晒

  夏日出门记得要备好防晒用具,最好不要在10时至16时在烈日下行走,因为这个时间段的阳光最强烈,发生中暑的可能性是平时的10倍。如果此时必须外出,一定要做好防护工作,如打遮阳伞、戴遮阳帽、戴太阳镜,有条件的最好涂抹防晒霜。

  TIPS2:补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

  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因为口渴已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最理想的是根据气温的高低,每天喝1.5至2升水。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

  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使人感到倦怠疲乏,含钾茶水是极好的消暑饮品。夏天的时令蔬菜、新鲜水果,都可以用来补充水分。另外,乳制品即能补水,又能满足身体的营养之需。

  TIPS3:睡眠,不能睡在空调下

  夏天日长夜短,气温高,人体新陈代谢旺盛,消耗也大,容易感到疲劳。充足的睡眠,可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措施。睡眠时注意不要躺在空调的出风口和电风扇下,以免患上空调病和热伤风。

标签:高温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高温催生“蹭凉一族” 公共场所扎堆避暑(组图)
  • 高温仍将持续一周以上 面对高温如何应急
  • 杭州7月高温与蓝天并存
  • 追问高温下的劳动者权益"零投诉":真的“都满意”?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