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8月25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一队队长、高级潜水员的黎建华(右三)和他的同事在进行潜水演练后的合影。新华网记者陈元摄
“在一些水质特别好的水域,能看见形态奇特色彩鲜艳的珊瑚,还有一些叫不出名儿的鱼儿不时和你擦肩而过,很奇妙,很美丽。不过大多时候对我们来说,水下世界就是黑漆漆的一片,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若不是面对面听黎建华描述他眼中的海底世界,记者都有点不敢相信,眼前这个白衣黑裤、身材削瘦、头发隐隐显出白丝的男人,就是曾参与“南海Ⅰ号”考古打捞等多个国内国际重大打捞案例的蛙人黎建华。
“潜水员职业黄金年龄是30到45岁,我今年52岁,是个老兵,”黎建华笑呵呵的自作解释,因为身体素质较好,潜水打捞作业经验丰富,也因为“习惯了这份职业”,现任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一队队长、高级潜水员的黎建华始终坚守在救助抢险第一线。
身着黑色紧身连体服,肩背气瓶,脚踏巨大的“脚蹼”,终身一跃,自由地游弋海底世界,这是很多人对潜水员工作的印象。但对于承担着沉船沉物打捞,公共水域和航道、港口清障,沉船存油和难船溢油应急清除等特殊打捞作业的黎建华和他的团队来说,下潜1米、10米、50米、100米,每一米可谓“步步惊心”。
“在水里,人不能呼吸,能见度也比较差,即使打开灯也最多只能看到眼前一尺远的距离,因此,我们在水里就像盲人一样靠手摸,”黎建华介绍说。
2004年8月,满载5万吨煤炭的“鹏洋”轮在途经香港磨刀门水道时,因避让来往船只造成右舷船中底部触礁,使得“鹏洋”轮右倾并下沉。事发后,为不影响繁忙航道的畅通,船东请求香港海事船舶协助冲滩,为确保难船不沉入海底,广州打捞局紧急派出抢险队伍前往救助,并指派黎建华带队赶赴出事现场实施救助。
“由于难船载重量大,搁浅位置高,3个船舱破损严重,整体出浅难度非常大,需要潜水员多次下水探摸船舶的破损情况,以便计算、论证出最佳施工方案,”黎建华清楚地记得,由于难船已有31年船龄,舱壁锈蚀严重,漏点很多,煤与海水已成煤浆,黎建华带领队员封舱补洞,抽水清淤,在煤浆中连续工作近十个小时,最后成功封堵难船破洞,难船得以顺利出浅打捞。
这是8月25日,交通部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一队队长、高级潜水员的黎建华在和他的同事进行潜水演练。新华网记者陈元摄
“潜水员在水下进行沉船打捞作业时,不明坠落物袭击身体、水下攻千斤容易造成塌方、进入船舱救人时找不到回路,被渔网缠住或气管被船卡住等等这些都是潜在的危险,潜水员是时刻提着命在水下作业,”在广州打捞局救捞工程处处长李泽为眼里,黎建华和他的潜水队是救捞工程处的“水下尖兵”,“正是他们在我们看不见的水下的默默付出,为一起又一起海上救助抢险打捞做出了贡献。”李泽为说。
在实施沉船沉物打捞和一些重大海上突发事件应急事务中,黎建华和他的工程队经常要承担打捞事故幸存者和遇难者尸体的工作。担任潜水员工作30多年,黎建华已经记不清自己到底从水下救上来多少人,也记不清带回了多少具遇难者尸体。而在水下寻找并带回逝者尸体,对大多数新从事救助打捞的年轻潜水员来说,都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心理障碍。
“我刚参加工作时也这样,那时候年轻,天不怕地不怕,但接到这种任务时心里还是会打怵,你想想看,通常遇难者尸体被海水一浸泡,都会腐臭变形,水下你还看不见,只能凭感觉去触摸,确实需要勇气,也需要好的心态,”黎建华说。
黎建华记得,第一次接到这样的打捞任务,当时有49个人遇难,黎建华鼓足勇气跳下水后,心里的恐惧感还是挥之不去,“后来我想起了老师傅教我的,一边在心里对逝者默念,‘请安息吧,我来带你回家!’一边和上面的人保持通话,就这样第一次硬扛过去了。”
有了第一次后,黎建华的心态就好了许多,直到现在,黎建华在一线作业时还保持着同样的习惯。“你可以理解成这是一种心理暗示或心里安慰,但对我们来说确实很起作用,这也是我们这行很多人都有的一个默契,”黎建华笑着说。
因业务能力突出,屡立战功,黎建华曾被交通运输部救捞局授予“救捞系统先进个人”光荣称号,并多次被广州打捞局评为“先进生产(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当记者问这位“水下老兵”打算什么时候退休时,黎建华露出憨厚的笑容说:“只要我还干得动,身体测评没问题,我就一直接着干。”
- 走近海上救捞人:生死抉择 我眼中的救捞精神
- 走近海上救捞人:“南海救116 ”轮48小时见闻
- 中国打捞飞虎队坠落滇池战机 预计花费300余万
- 舟山举行华东最大规模商渔船碰撞海陆空救助演练
- 吴光怀:成功指挥海军首次新型扫雷舰远海训练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