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网络社交俱乐部CEO韩素敏:在线创业更高效
账本
两台电脑,台式机在家用,笔记本电脑外出办公用。一台苹果iPad,用于向客户展示业务。三部手机,其中两部分别用于苹果和安卓APP端界面,一部用于电话会议或工作
期盼
保持创新活力,让网络产品更丰富、更方便
韩素敏是上海班级金管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CEO,她是这家网络社交俱乐部的创业者,在圈内小有名气。她的运营团队有20多人,但只有她一人全职,其余都是兼职。
10年前,她也有过短暂的创业史,那时候租了一个办公室,每月光租金就得三四千元。“现在不用啦,SOHO办公,在家一台电脑、一部手机,打开微信群,在线创业团队就可以开始工作。”韩素敏说,大家不必为路上堵车而郁闷,也不用为公司的中央空调太冷而烦恼,每个成员都感到自由、放松。
“当年只有邮箱和网站交流信息,现在除了网站,还有APP、微博、微信平台。有时候,甚至觉得互联网交流的工具是不是太多,这个还没有消化好,新的工具又上了。信息变得越来越碎片化,一切都为了占据人们的碎片时间。”在碎片时间里,可以购物,可以游戏,可以聊天。“如今,地铁车厢里安静了,公交车里安静了,大家都从掌上看这个世界在发生什么。”
由于工作需要,韩素敏的信息消费支出比较多:两台电脑,台式机在家用,笔记本电脑外出办公用。一台苹果iPad,用于向客户展示业务。三部手机,其中两部分别安装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手机卡,分别使用苹果和安卓APP端界面,一部手机安装了中国电信的手机卡,用于电话会议或工作。
经过精打细算,韩素敏花的网络流量费和手机话费比普通人也多不了多少:她办理的家庭WiFi包月业务,赠送中国电信的1200分钟通话时间,每月130元,一下子就解决了家里的上网费和大部分的手机通话费。她还申请了中国联通移动办公手机流量包月产品,每月1000兆的网络流量费和通话费加起来,300元左右可以应付。此外,她为中国移动的手机卡办理了“随心聊”业务,每月21元,专门用来和团队核心成员电话会议和讨论工作使用。“加起来,每月总共450元左右,基本能够满足工作和生活需要。”韩素敏说。
有了移动互联网,线上活动变得更适合工作繁忙、没时间参加线下交流的人,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在网上交流。现在,韩素敏的公司每周四晚在微信群里展示项目,天南海北的投资人,甚至国外的投资人都愿意参加。“操作起来非常容易,拿个手机就能即时看项目、与创业者交流。”她介绍。
信息高效传播,使整个团队可以实现扁平化的高效管理。比如,韩素敏公司的线下活动需要现场支持,一个信息发布,就能立刻获得离现场最近的团队成员的反馈。
谈起未来的信息消费,韩素敏充满信心。“虽然当前也存在网速、网络安全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保持创新活力,使网络产品更丰富、更方便,只有这样才能释放更多消费。”韩素敏举例说,目前公司要为每个MBA和EMBA班级建立微信群、私密论坛,让大家自由交流;还建立了班级公开网页,让校友中心可以访问,通过班级网页了解班级当前状况。“维护工作量很大,许多重复的工作要耗费大量时间,期待有新工具能解决这个问题。”韩素敏说。
甘肃天水小镇居民禹军成:网购离咱还有点远
本报记者朱磊刘峰
账本
每个月家里的手机话费40多元,宽带费78元,电话座机费10元,每月在信息消费方面的开支最低应该在140元左右
期盼
在网络技术方面能多点培训,或者派些大学生村官来指点指点
贺兰山脚下的银川市西夏区兴泾镇,下辖6个行政村,最近的村子,离镇中心不过几里路。
今年30岁的禹军成,刚刚把自己的面包店开在了镇上。他老家在村里,但经过读大专、外出务工、返乡创业,小禹算是村子里见过世面的人,现在把家从村里搬到了镇上。装修新家时,他特意装了网线。“主要目的就是多接触外面,怕自己落伍了。”小禹说。
“我用的手机是智能手机,1200元左右。每个月的手机费40多元,话费主要是跟客户联系接打电话。为了通宽带上网,家里安装了固定电话,月租10元。家里用的网络是包月制,月租78元。这样算下来,每月在信息消费方面的开支最低应该在140元左右”,禹军成说。
晚上回到家,禹军成爱趴在电脑前上网,看电影,浏览网页,聊天,收发邮件,学习面包制作,跟同行交流心得。“这个很重要,一旦发现新的做法和心得,我就马上尝试,店里生意也越来越好。”说到这里,他有点得意。
小禹家里一共7口人,弟弟和弟媳在国外打工,父母从村里搬出来和他一起住:“老人自己不会上网,我就打开网页给他们看,偶尔也看看电影,”禹军成说,对全家来说,网络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和在利比里亚打工的弟弟视频聊天,每个月全家人至少要和弟弟在网上聊好几次,一向节俭的父母也觉得这个钱花的很值。
谈起网购,小禹说他还没亲眼见过网购的快递到镇进村的。“我们农村对互联网的应用还是停留在获取信息、娱乐消遣、联系朋友等方面,网购离咱还有点远。程序陌生,也比较麻烦,农村人学来慢”,禹军成说,大多数农村家庭还是愿意进城采购,包括他自己。“不过网购还是很时髦,将来有可能,我希望把店面也搬到网上去。”小禹笑着说。
每天,禹军成都能看到很多年轻人骑摩托车从附近的村子来镇上网吧上网。随着上网年轻人的增多,这几年,小镇上的网吧也由一家变成了3家,最大的一家网吧有50多台电脑。走进网吧,几乎都是在打游戏、看电影、聊天。“网吧上网一小时3元,这个费用还能接受。”一位正在上网的小伙子说。
采访中,一位村干部告诉记者:“我们也希望多从网上获得些养殖信息、劳务信息,还想通过网络发布相关的招聘信息、中介信息,让互联网成为促进村里发展经济的手段,但光靠我们村里几个人的水平还搞不起来,盼望国家在这方面能够多点培训,或者派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下来指点指点。”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