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长三角 正文
浙江余姚饭店老板为路人免费送出上万份盒饭
2013年10月13日 00:20:25来源: 中国新闻网

台风天“微爱心”凝聚大爱 民间泉涌最美浙江人

台风天“微爱心”凝聚大爱民间泉涌最美浙江人

救援战士们在灾区救援。 徐小勇 摄

志愿者在发放物资。 徐小勇 摄

  家里,是冰冷的积水。手上,是冒着热气的免费盒饭。

  “我已经三天没吃上一口热饭,一直在吃干粮,现在遇到这样的好事,真的很感激。”面对记者的采访,一位在浙江余姚“小城大厨”饭店吃上免费盒饭的大叔很是激动。

  在余姚一段未被水淹的区域里,该饭店的老板俞熠华,从10月9日开始,从宁海采购了大量食材,为因城市内涝严重被困的余姚市民免费提供了上万份热饭热菜。

  10月罕见的台风“菲特”虽未登陆浙江,但这朵可怕的“花”隔空打牛,使浙江遭到重创,带来的强降雨更是让多地市沦为“水城”。所谓“患难见真情”,灾难中人人都伸出了援手。像这样的故事,像俞熠华这样的人,在余姚、在整个浙江还有很多。

  海内外浙商慷慨解囊 出资出物共抗“菲特”

  10日,浙江侨资企业——杭州绿盛集团在浙江省侨联的联合组织下,向余姚凤山街道、梨洲街道、兰江街道、阳明街道四个街道捐赠了2150箱、12900盒水果沙拉,解决部分受灾群众断水、断粮的燃眉之急。

  杭州绿盛集团总裁林东告诉记者,“菲特”给浙江地区造成了不小影响,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余姚竟然遭受了如此巨大的灾难,据他了解,连救援人员都无法保证饮食。

  当浙江省侨联联系林东时,他正有意愿捐赠余姚救灾物资。双方一拍即合,林东决定捐赠既能解渴又能果腹的水果沙拉给余姚灾区。

  “上午先(将救灾物资)发出去,如果还需要后续将继续发送救灾物资,在汶川、雅安等地有难时,浙江企业及时伸出救援的手,当我们浙江有难时,作为浙江企业更应该有责任救援。”林东如是说。

  林东的善举不是个案。在浙江这个以民营经济享誉海内外的省份,很多企业家选择了伸出援助之手。

  除绿盛外,双鹿集团共向余姚送去23.7万节双鹿电池,1100支手电筒……截至10月11日下午4时,宁波市慈善总会共接收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款1019.8万元。其中,身在海外的钱峰雷便捐赠1000万元用于余姚、鄞州以及奉化的水灾救助。

  同时,截至10日,中国红十字会已向浙江调拨价值99.9万元的物资,其中价值75.2万的物资给了余姚。浙江省慈善总会向宁波、温州、台州灾区拨付赈灾款100万元。

  微力量“接力”爱心 草根力量活跃最前线

  在狂风暴雨笼罩的浙江,每一个普通人也奉献出各自的“微力量”。

  10日上午,台州微信群“泰山服务队”成员便在群里发出募捐倡议:余姚的同胞正等着我们的救援,我们岂能视若无睹!我倡议,此刻开始,募集善款。爱心包每个200元。到了中午11点半,爱心包认捐数达到147个,不到2小时的时间里,已汇集爱心款近3万。

  温州的准爸爸郑先生与他的妻儿一同感受到了无数的“微力量”。7日凌晨,郑先生带着临产的妻子从瑞安的家中出发,一路数次遭遇严重积水、塌方,在铲车、好心人的私家车、农村热心大爷的摆渡船、消防官兵的救援车等多种交通工具后,抵达医院顺利生产。记者了解到,像郑先生这样准爸爸的故事,在温州还有数起。

  在宁波,“双闪”成员在火车东站送带小孩的旅客回家。志愿者通过网络发出招队员的启事,得到了网友们热情响应,短短几个小时,就有几十位爱心车主报名……

  在杭州,两万余名团员青年和志愿者,劝导游客避开台风,以免耽搁行程;多辆吉普车“仗着”底盘高的优势,在城区不断“巡逻”,帮助在积水中抛锚的车辆。

  在“菲特”肆虐的数日里,苍南壹加壹越野车救援大队大队长李海洋和他的队友们在风雨中接到救援信息,一刻不停地赶赴现场。壹加壹民防救援中心是著名的民间救援队,为了应对“菲特”,壹加壹组织了200多名队员参与抗台抢险,并组织20多辆出租车提前到沿海乡镇协助转移群众和运送物资。

  网络传递“正能力” 台风无情人有情

  台风虽然残酷,一场台风下来,时常看到老百姓受伤、房屋倒塌、经济受损等现象,但是,看到市民之间随手互助的事迹不断被网友“曝光”,台风天也多了一丝丝温暖。

  网友“盛开德向日葵”在微博上公开致谢称,半夜12点半从韩家桥送我到曙光路口的车主让我搭车回家,这样的台风天还那么晚还停车答应送我回家,平湖的好人真的很多!

  网友“白泽贝夏”上传了一组环卫工人背着小学生过积水路段的照片,在杭州天目山路玉古路口,这位“最美环卫工人”把学生抱起来,背在肩上,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帮学生蹚过积水,半小时内便已帮助了十多位学生。

  “患难见真情”,越是在危险的时候大家越能守望相助。记者还在微博上看到不少网友呼吁:“台风天叫外送,虽然很方便,但别人家的孩子也是孩子,请大家将心比心,不要叫外送。”

  浙江省慈善总会秘书长石奇仁表示,这是浙江人“向善”理念的最好体现。他表示,过去发生的灾害大多在外省,浙江人民便已经表现出巨大的爱心和善意,这一次受灾的是本省的同胞,民众们更是将这种爱心更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做善举不需要惊天动地,平时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发挥到更好,这便是最美。”石奇仁说,每一个人的能力不同,所能做出的善举影响范围也不同,“但是奉献出这样的力量的每一个人,都应该被称为‘最美浙江人。’”(中新网杭州10月12日电/记者 汪恩民 见习记者 邵思翊)

标签:余姚|台风责任编辑: 吕术艳
分享到:
每日关注
  • “G20时间”中国开出的“新药方”
  • G20峰会前,加拿大总理和马云关心这几件事
  • 全球调查结果公布 歪果仁原来是这样看待G20的
  • 【独家V观】习近平到青海考察 走进察尔汗盐湖
  • 长春一应届毕业生上班一个月 到手工资仅160元
相关阅读
  • 浙江移动:划着船为余姚灾民送去2000个充电宝
  • 余姚民警感人救灾照网上热传
  • 浙江余姚民警感人救灾照网上热传 齐腰淌水送餐
  • “大水围城”考验“余姚之韧” 浙江余姚灾区见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