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田头到餐桌,我们用心去努力——毛桥菜田设施保护地”,这块一米见方、用中英文标示的蓝色标牌提醒记者,毛桥村到了。
“前面50米就是江苏太仓了。前些年看着对岸的招商引资,真眼红。有了玻璃大棚后,我们的日子也好起来了。”身材魁梧的毛桥村党总支书记陈锡明话不多,谈起近年来村里发展现代农业却是眼睛放光,“瞄准市民的餐桌发展高效农业,去年我们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144元,首次超过上海市农民的人均水平。”
毛桥村隶属上海市嘉定区华亭镇,户籍居民有243户730人,人均耕地不足1.2亩。近年来,毛桥村在上海市“嘉定现代农业先行区”建设中脱颖而出,成为全国35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之一,去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6.3亿元。
引进超市
让村民成为农业工人
将“菜田”与“设施”嫁接起来,是毛桥村发展现代农业的得意之笔。“设施”就是一眼望不到边的钢制骨架玻璃大棚。尽管野外隆冬萧瑟,大棚内却是瓜果飘香。阳光温室内有排灌、光控、温控、湿控等设施,只要轻揿按钮,就能“要雨得雨,要风得风”。
“太阳晒不坏,风吹不倒,干了一辈子的农活,哪能想到有今天?”56岁的唐志琴戴着乳胶手套,正为芦沙红心菜地除草。这种从意大利引进的生菜,冲洗一下就能生吃,专供宾馆、酒楼调制蔬菜色拉。“别看一个大棚只占三分地,却抵得上过去全村一年的种菜收入。”唐志琴说。
毛桥村处于嘉定现代农业先行区核心区,除了零星自留地和粮田,上海城市超市专业合作有限公司承租了800多亩菜地,全部盖上玻璃大棚。
“以前也有村民自己建大棚,但由于资金少、科技含量低,种出来的东西没特色,竞争不过外地人。”陈锡明说。2005年初引进城市超市公司后,村民把菜地转租给它,80多名像唐志琴这样的大龄村民,成了农业工人。从这里,每天都有600箱共50多个品种的绿色无公害蔬菜配送到“家乐福”等超市的40多个门店。
捕捉商机
让市民到农村“种地”
“过去迷信‘无工不富’,经济发展片面强调建厂房搞招商。超市公司的成功,让我们逐渐认识到都市型农业乾坤大。”华亭镇党委书记钱锦良说。
毛桥村的经济作物资源小有名气。在计划经济时代,这里的大蒜贴上“上海白蒜”标签远销国外;沪郊葡萄主打品种“巨峰”葡萄,最早就是在这里引种的;“毛桥水蜜桃”在周边地区知名度也很高……但是,由于发展导向和品种老化等原因,都没能形成规模。
背靠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优势农业却青黄不接,毛桥村人从超市公司的菜田经营中找到了差距。
现代农业首先要有产供销一体化的载体。依托城市超市公司的蔬菜基地,毛桥村建起现代农业园,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明珠的哈密瓜新品推广站就落户其中。去年,村里还相继成立蔬菜、果品、粮食3个专业合作社。
现代农业既需要现代化的科技与装备,更要有能捕捉商机的头脑。毛桥村村民从城里人领养电子宠物得到启发,2006年初推出“毛桥有我一分地”活动:市民付一定费用就可以拥有一小块土地耕作、收获权,可以在空闲时到这里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平时没空,庄稼就委托村民帮忙打理。
建立保障
让农村成为青年创业天地
去年嘉定区两级财政向毛桥村投入1000多万元,对村里的道路、河道和105户农宅进行整治、翻新。唐志琴家建于1988年的两层8间房子,自己只掏了500元,不但外墙、庭院整修一新,而且厨房、卫生间统一贴上了瓷砖,煤气灶、热水器、浴缸、抽水马桶和盥洗盆一应俱全。
1月28日,总投资2500多万元的村庄整治二期工程开工。计划到今年5月1日,全村其余138户村民的住房也将像唐志琴家一样有全新的厨卫设施,家家户户都改装分时电表。村里的生活污水收集系统将接入嘉定区城市管网系统。到时候,村里的生活设施与城镇居民几无差别。
几年前,毛桥村就普及了新型合作医疗,在村卫生所门诊看病不用自己掏钱,大病支出可以报销60%。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每月有290元养老金。村里95%的青壮年都在外就业、安家,陈锡明目前最操心的就是如何吸引他们回来投身现代农业。
“农村不仅是安逸的养老场所,更应当是年轻人创业的新天地。”让70岁的王秀珍高兴的是,去年9月,在市区工作多年的儿子竟然乐意回村里当农业园的办公室主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