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谢家路村村干部夜间工作记录本》,日常生活的小事、拆迁修路的大事,每一件都处理得妥帖到位。
“村民说,和村干部同坐一张板凳,有啥说啥,心贴得更近了。”钱建康向记者详述了谢家路村推行的“板凳家访”。
家访有“三不准”:不准以调查问卷形式代替家访;不准以开座谈会的形式代替家访;不准让村民小组长代替村干部家访。村干部每年家访名单全部公开,对村民提出的建议意见详细记录,并让村民签字。
“钱书记,有件事我不吐不快。村里雨污分流工程,埋入地下的塑料管子薄得像纸片,建议村里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管。”
“这个建议很好,我马上去办。”
今年7月1日晚,村民沈渭新和上门家访的钱建康同坐一张板凳掏“心窝子”。没想到,这件闹心事第二天就得到落实。借此由头,全村开展了一场施工安全大排查,及时更换了存在质量问题的1000多米塑管,并聘用专职人员对工程全程监管。
翻开《谢家路村村干部夜间工作记录本》,日常生活的小事、拆迁修路的大事,每一件都处理得妥帖到位。
采访中,村民朱洪林指着一本《阳光》月刊说:“大到村里修公路的每一笔支出,小到村里开会发的笔记本开支,村里每笔支出都会记录在《阳光》上,每月按时分发到每户村民手里。”
陶耀忠是谢家路村的理财小组长,他告诉记者,村民主理财小组对每一张发票都进行审核。理财小组成员每月5日都要对村财务进行清理、监督,只有经过理财小组审核并盖章,才能入账报销。
“小到买浆糊的5元支出,大到数万元的工程款,进进出出很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