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2月5日长兴讯(记者张燕) 祭祀、贴对联、放礼炮、文艺汇演,融合了传统民俗和新兴文化,长兴人的这个年,过的更有“味”了。
长兴,位于太湖之滨,这个浙北县城保持着一贯的过年传统。不过,今年的春节,除了祭祀、讨彩头,还添了新的热闹,据了解,长兴县于2013年投入200万,建了25个文化礼堂,随着礼堂的投入使用,村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祭祖、祭神,过年从祭祀开始
张公一家在小年夜摆好烛台、酒菜祭祖
对于很多长兴人来说,过“年”,是从祭祀开始的。
逢小年夜,在一家之主的带领下,祭祀开始了。“祭祖、祭神,保佑子孙后代健康、平安、发财。”张公一家家住长兴太湖边,每年的小年夜都要摆好酒菜、香烛请祖先,或是“猪头三牲”祭神。张公告诉记者,虽然祭祀仪式简化了,但是人们即使在外地,小年夜这一天一般也会回到老家祭祀。
在古代,人们认为大自然的背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左右着这个世界,所以把祭祀活动看得特别的重。祭祀所用的物品称为牺牲,牺牲就是毛色纯一的牛、羊、猪三种牲口,后来随着生活的改善,猪头、鸡和鱼逐渐成了祭祀“三牲”的简洁版,也就是长兴人口中的“猪头三牲”。
打年糕、放礼炮,好彩头下的年味
逢年三十、初五迎财神,礼炮如花绽放在浙北小镇如墨的夜空。有这样一种说法:“花炮放的响,做官做的大”,放礼炮不仅是讨个好彩头,也是在向邻里乡亲“汇报”一年的业绩。
“今年是三组礼炮,年成不错,大人小孩一起热闹热闹。”家住城东的徐公一家平时在上海等地做建筑生意,生意越做越大,这礼炮也是一年比一年花样多、时间长。
不同的村庄,讨彩头的民俗也有所不同。而对于朱家浜的村民来说,打年糕是必不可少的。年糕寓意“年年高升”,人们在制作美味年货的同时,也在祈祷无论学业还是官运,都会步步高升。
春联、戏台,这里还有不一样的“文化新年”
对于很多长兴人来说,今年的春节,除了祭祀、讨彩头,还添了新的热闹。长中村的文化礼堂广场前,村民们人手拿着火红的对联谈笑着离开,据了解,这是大学生在摆摊为村民书写对联。而大礼堂内,一场热闹的文艺汇演正等着村民们。
据了解,文化礼堂是一个集礼堂、讲堂、文体活动场所为一体的文化阵地综合体,是“幸福八有”的基本设施,能够满足村民举办文化节庆、文化仪式、文体活动以及议事集会等功能需求。同时,也是村民的精神家园,用来展示村庄形象、传承村庄文化。
长兴县南庄新村,聚集着附近村庄的拆迁户,在一排排整齐的农民房东面,刚建成一座素雅别致的“文化礼堂”,为这个秀美的新村增添了一股文化气息。从前,“夜生活”似乎是城里人的专利,农民相对单调得多了,一到晚上除了电视就是打牌。而如今,每当傍晚,礼堂的灯亮了,村民们的夜生活随即开始,电影开播了,广场上的排舞也开跳了。
“年初五一场16岁成人礼在这里办,礼堂布置得喜气洋洋的,不仅有宽阔的宴席场地,还有供表演节目的大舞台。”负责值班的老人告诉记者。大半年时间过去了,文化礼堂已经成了村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现在村里大小活动都在这里举办,平时,村民还可以在这里的图书室、棋牌室打发时间,年轻人更多的是在篮球场和运动场馆活动。”
【专题】春天里—浙江在线记者新春走基层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