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不成任务要“提头来见”
治霾,已经刻不容缓。
2013年年初,大规模雾霾天气爆发之后不久,环保部官方网站上,74城市空气质量状况月报、季报、半年报、年报如约而至,且内容不断丰富、完善。
环保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分别从制订防治计划、调整落后产能、提供资金支持、鼓励清洁能源等方向找到治理雾霾与自身工作的结合点,从国家层面向制服霾害擎起利剑。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称“大气防治国十条”),提出“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的目标,并针对不同地区定下具体指标,且每一项所涉及的任务都有严格的时间节点和量化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到65%以下等。
2013年12月上旬,中共中央组织部《关于改进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工作的通知》公开发表,再次强调“不以GDP论英雄”,仿佛一颗定心丸,让愿意在大气污染乃至所有的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上花力气的官员们踏实了。
《北京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在大气防治国十条发布一周后亮相,将治霾行动分解为84项具体任务,每一项任务都落实到各区县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和市属国有企业的50多位“一把手”头上,完不成任务将按人头追责。
据媒体报道,2014年1月19日,北京市两会上,北京市市长王安顺表示,他已经和中央签署了责任状,落实即将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如果空气污染(治理目标)到2017年实现不了,领导说了句既是玩笑话,也是分量很重的话——“提头来见”。
环保部已与全国31个省(区、市)签署了《大气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到2017年各地PM2.5和PM10(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又称为可吸入颗粒物或飘尘)浓度下降的指标,进一步落实了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责任。其中,任务最重的京、津、冀三省市PM2.5的年均浓度下降目标为25%,目前空气质量最好的琼、藏、滇三省区也需要持续改善空气质量。
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实时发布空气质量信息的城市已由2013年的74个增至190个,其中16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还将发布空气质量月报,并参与空气质量排名,公众可上网或用手机客户端查询实时空气质量数据。环保部监测司司长罗毅称,目前可实现对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的无缝隙监督,各监测点的数据会进行自动化处理,生成报告和网络信息后快速发布,可有效减少对监测数据的人为干扰。
2014年,从国家到地方,密集的政策与行动,表达了中国治霾的决心,也标志着“重典治霾元年”的正式开启。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