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中国多地掀扫黄歼灭战 坚决打击幕后“保护伞”
中国新闻网
2014年02月17日 07:47:27 来源: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17日电综合消息,广东东莞部分娱乐服务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广东警方专项打击“黄流”,多名官员被停职或免职,多家娱乐场所停业。除广东外,多地相继展开对各类娱乐场所的突击扫黄行动。

  多地掀扫黄歼灭战多名涉黄人员被捕

  近日,中央电视台报道了东莞市多个娱乐场所存在卖淫嫖娼等违法行为,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组织专项行动坚决打击,像去年打击毒品一样扫黄,先治标,打出声威,再治本,综合治理。他并要求东莞市对相关责任人要查清楚,严肃处理,绝不手软。

  公安部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要求迅速采取果断措施,坚决整治、从严查处,坚决打击卖淫嫖娼活动的组织者、经营者及幕后“保护伞”,并派出督导组赶赴广东指导督办案件查处、问题整治和责任追究工作。同时,建议广东依法依纪严肃追究东莞市公安局主要领导和其他有关负责人、民警的责任。

  10日,广东省公安厅举行全省电视电话会议,传达贯彻中共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安部主要负责人批示指示要求,部署全省警方集中组织开展为期3个月的扫除娱乐场所涉黄问题专项行动。东莞警方也成立专案组,并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打击整治涉黄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并公布举报电话供群众举报。

  在广东各地涉黄娱乐场所清查中,多名涉黄人员被捕。广东省公安厅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12日13时,全省公安机关共清查各类娱乐服务场所18372间次,其中歌舞娱乐场所3592间次,桑拿按摩场所4201间次。共查处涉黄场所187间,抓获涉黄违法嫌疑人员920人,刑拘121人、行政拘留364人,停业整顿歌舞娱乐场所38间,桑拿按摩场所156间。

  另据报道,东莞新世界酒店大股东已被审查,这是央视曝光东莞多家酒店涉黄后首个被带走审查的酒店老板。

  除广东外,江苏、浙江、黑龙江、山东、湖南、四川、香港等多地近日也相继展开突击扫黄行动。

  问责同步展开东莞市公安局长被免职

  在专项打击“黄流”的同时,东莞方面针对扫黄工作不力相关责任人的问责业已展开。在被媒体曝光后不久,东莞市中堂镇公安分局局长、涉黄酒店所在地的派出所所长即被停职调查,东莞市委并对被曝光的5个镇的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

  东莞市纪委12日下发通知,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守土有责,凡是查处不力,再被举报仍有涉黄活动并查实的,属地镇(街道)党委书记、公安分局长、派出所长、村(社区)书记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处理。凡党员干部参与经营涉黄场所、充当涉黄场所“保护伞”的,一律先免职再按规定从严处理。

  13日,东莞市纪委对媒体反映的拨打110举报后接处警和警情处置不力等问题的10名相关负责人先作失职处分。

  东莞市14日召开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会议决定免去严小康的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职务,并任命杨江华为东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

  根据14日东莞市委对扫黄工作不力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的决定,虎门镇党委书记叶孔新、厚街镇党委书记钱超、黄江镇党委书记杨礼权、凤岗镇党委书记朱国和等4名同志在全市范围公开道歉。

  人民日报连续发文评“东莞扫黄风波”

  东莞这次扫黄风暴在获得绝大多数民众赞成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杂音怪论。一些人以娱乐心态看待东莞扫黄,甚至对“莞式服务”叫好,嚷嚷“东莞挺住”。

  对此,《人民日报》刊文称,无论是卖淫行为还是嫖娼行为,都是法律明文禁止、公安机关依法打击的对象,这早已世人皆知。从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层面看,卖淫嫖娼与社会公序良俗格格不入,向来为正常的社会秩序所不容。

  一些论调认为,卖淫活动是“市场需要”,论证色情产业“有益无害”,甚至主张中国搞合法红灯区。对此,《人民日报》评论称,如果不顾世界主流对黄赌毒的态度,不顾卖淫嫖娼在大部分西方国家违法的事实,一厢情愿、哗众取宠地为色情业辩解,不仅是选择性失明,也是对文明底线的亵渎。

  此外,还有一些人搬出“影响经济说”,为东莞色情业泛滥鸣冤叫屈。认为色情服务解决了“就业”、带来了商机,对当地经济有“贡献”、发展有“益处”。对此,《人民日报》评论指出,建立在不道德、不合法基础之上的发展,即便真的能为当地带来一时的所谓“繁荣”,也只是饮鸩止渴的幻象。唯利是图,藏污纳垢,背离了法治精神,搞坏了社会风气,玷污了城市形象,到头来只会得不偿失。

  对于少数媒体在对东莞扫黄报道中出现的“舆论反弹”,《人民日报》评论称,东莞扫黄,无论是以国家法律衡量,还是同公序良俗对表,是非曲直、美丑善恶都彰然若显。不管出于怎样的动机,对它的曲解和过度消费,从主观上讲都是善恶不辨、是非不分,从客观上看则是唐突底线、消解共识。无视扫黄打非的社会意义,在“娱乐至死”中制造舆论狂欢,不仅造成莫须有的价值混乱,更让一些媒体自身陷入公信力危机。

标签: 扫黄 责任编辑: 胡芸
分享到:
香艳模特内衣秀绝美身段

香艳模特内衣秀绝美身段

每日关注
  • 女子不愿结婚被男友找人冒领结婚证 状告民政局
  • 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加剧看病贵 普遍比原产国价高
  • 揭秘天津联华:含“公安血统” 巨额收费去向成谜
  • 山西启动全省领导干部廉洁甄别 整治“不廉不为”
  • 京津冀近期雾霾多 主要天气原因是冷空气势力弱
相关阅读
  • 多省突击扫黄:浙江甘肃山东黑龙江相继行动
  • 企业主谈东莞扫黄:应该扫老板 或官商勾结或涉黑
  • “东莞扫黄风波”的思考:文明底线不容亵渎
  • 东莞镇委书记派出所长等扫黄不力一律先免职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