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五粮液集团落下国企公车拍卖“第一槌”;沈阳大东区首批拍卖121辆公车;公车司机开始辞职改行……公车改革迟滞不前的情况正在好转,然而公车浪费、车轮腐败问题,在新一轮治理中又面临新问题:有公车被内部人士低价买走;有地方虽经拍卖程序但不公开,存“暗箱操作”;多地发放车贴被指“变相增加干部福利”……
就像当年国企改革MBO(管理层收购),让一些国企管理者以超低价格获得企业所有权,在国资惨痛流失的冰棍融化过程中实现一夜暴富;如今的公车拍卖,虽然价值上不是一个量级,道理却完全一样,在有些地方变成“掌勺者自肥”。豪车频现的公车拍卖中,内部人士以超低价拍得,是可以想见的腐败,凡是有点关系,其实都能获得“暗箱操作”空间,反正公车能卖多少钱根本没个准数,公家的钱卖多卖少也少有人关心。
以公车改革名义,作为国有资产的公车,就像无主财产一样被随意处置。而在此过程中,公众惊奇地发现,无论是之前的公车滥用,还是现在的公车拍卖,既得利益群体似乎总是最大的受益者;公车拍卖之后,纳税人还得每月为他们提供不菲的车贴,如果对车贴监管不严乃至可以取现使用,这样的改革对他们实则有百益而无一害,无非是要劳驾他们“亲自开车”而已。
公车改革20多年却挂在空挡止步不前,不是难在具体的改革方式与途径,而是难在改革必须建立在“确保既得利益不受影响”的前提之下。换言之,这是一种完全赎买式的改革,非但不寻求在官员福利待遇上伤筋动骨,却首先肯定了现有公车福利的合理性。最终,改革无非是在“茴字的几种写法”之间较劲,折腾之中反给公车拍卖留下了自肥机会。接下来人们还得担心,改革后会不会出现“公车照坐、补贴照拿”的“回潮”现象?
如果算一笔总账,考虑公车拍卖造成的损失和额外增加的车贴支出,眼下某些地方的公车改革,最终究竟能为纳税人节省多少钱,是节约了还是浪费了,真的完全是个未知数。公众有种强烈的感觉,那就是某些地方的公车改革,更像是“为改革而改革”,这种“应付式改革”并不是要严格依法办事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也不是要遏制特权福利节省行政开支。
当然,改革程序不够公开、拍卖流程不够完善,也不是不可谅解,毕竟每个地方都可以说公车拍卖“没有经验”;但是,近年来几乎所有改革历程都写满了“掌勺者自肥”的经验,为什么公车拍卖竟然没有吸取教训,为什么犯过的错偏偏要一错再错?公车拍卖成为内部人和关系户的饕餮盛宴,拍卖者真的在乎国有资产流失吗?为什么拍卖信息不能彻底公开?哪个单位的哪个人以怎样的价格拍得了怎样的车,应不应该有个集中的公示?
目前,全国机关事业单位的公车数量不下200万辆,国企车辆更无法计算,每年车轮滚滚中流失的公款数以千亿计。对于在公车改革大旗下进行的贱卖公车、内部自肥勾当,相关部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建立严厉的制度和罚则,不让公车拍卖成为“掌勺者自肥”的盛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