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人大代表:确定国家公祭日符合国际惯例
2014年02月26日 08:50:40 来源: 北京青年报

  新华社电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李适时就这两个决定草案向会议作了说明。

  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门作出决定,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集中反映中国人民的意志,使我们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关于纪念日日期的确定,草案延续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和国务院关于抗战胜利纪念日的规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国家层面举行公祭活动和相关纪念活动,是十分必要的。

  说明强调,制定本决定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决定草案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释疑

  中国为何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确定国家公祭日,符合国际惯例

  “将二战期间的重大惨案定为国家公祭日一直是国际惯例。”全国人大代表、民革江苏省委副主委邹建平表示,如波兰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大屠杀纪念馆、美国珍珠港事件纪念馆、俄罗斯卫国战争纪念馆、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原爆纪念馆等,每年都举行国家公祭。公祭当日,国家领导人到场献花圈,并公开发表讲话。这既是对逝者的安慰,也是对生者的警醒。

  铭记苦难历史,加强爱国教育

  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表示,在战后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被作为判例的南京大屠杀事件,将侵华日军永远钉在了历史耻辱柱上。一直以来,一些别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始终将否认这一事件的部分史实作为美化侵略战争的突破口,并一再篡改教科书中相关内容。然而,在铁证如山的历史面前,任何狡辩都是无力的。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等专家表示,南京大屠杀历史是“有国才有家,国强家不贫”的最好教材,正是国家不强,民族才遭此大劫。每逢“12·13”纪念日举行国家公祭,这有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铭记中华民族的这段受难历史。

  牢记历史浩劫,维护世界和平

  朱成山告诉记者,自1994年起,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始组织公祭活动,主题由单一纪念变为祭奠逝者与祈祷和平并重,但活动层级始终停留在省市层面。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不仅顺应民意,也是对遇难同胞和那场灾难幸存者最好的慰藉。“12月13日的纪念活动形式如果逐渐固定下来,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在和平年代举行集会纪念活动有着重要的意义。”朱成山认为,和平不是一句空话,和平是要有行动的。

  许多年来,南京大屠杀历史研究专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等一直为设立国家公祭日而奔走呼吁。“如今这一希望变成了现实,可以说是民心所向。”邹建平说,通过国家公祭的形式悼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同胞,可以在更广阔范围内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借此向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牢记历史、捍卫和平的决心。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对逝者是慰藉,对生者是警示

  “太好了!”听到这一消息,8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王津激动地表示,“这对当年被日本兵杀害的死难者是一种慰藉,对活着的人更是很好的警示,希望全国人民都要永远记住这个苦难的日子。”

  “我要将这个好消息告诉我那苦命的爸爸,告慰他的在天之灵。”王津告诉记者,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她亲眼看到父亲被日本兵杀害。“他们根本不是人,往父亲身上戳了好多刀。”老人眼中已满是泪水,“如今国家将设立国家公祭日,这样的决定太好了,这对我们这些经历了那场灾难的幸存者来说,是个重大的安慰,我们非常拥护。”

  据新华社

标签: 公祭日 责任编辑: 胡芸
分享到:
香艳模特内衣秀绝美身段

香艳模特内衣秀绝美身段

每日关注
  • 女子不愿结婚被男友找人冒领结婚证 状告民政局
  • 高端医疗设备依赖进口加剧看病贵 普遍比原产国价高
  • 揭秘天津联华:含“公安血统” 巨额收费去向成谜
  • 山西启动全省领导干部廉洁甄别 整治“不廉不为”
  • 京津冀近期雾霾多 主要天气原因是冷空气势力弱
相关阅读
  •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提议者:望子孙远离战争
  • 专家称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日系现实之迫
  • 我国将以立法形式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 政协委员建议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定为国家公祭日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