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近日正式公布,在网民看来,《规划》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毋庸赘言。尽管如此,一些网民担忧,地方在落实规划时会再现新城因缺乏产业、就业和服务业支撑沦为“鬼城”“睡城”等老问题。
有网民指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要克服已经出现的诸多问题,抓住“以人为本”的牛鼻,以产兴业,让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鬼城”之忧
“新型城镇化规划在此刻出台,恰遇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有提振经济的作用。”网民“易鹏”指出,一方面,从长期来看,新型城镇化有利于破解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扩大内需,提供社会稳定预期;另一方面,从短期效应来看,新型城镇化不是房地产化与投资的大跃进,但还是会在棚户区改造、轨道交通等方面提供投资机会稳增长。
然而,规划能否改变过去数年城镇化建设中顽固存在的老问题,仍然令不少网民感到担忧。他们耳闻目睹了“旱地拔葱”式的发展让一些城市的新城沦为“睡城”“鬼城”,其中一些人对新城加剧的交通拥堵、生存空间逼仄、资源浪费等现象,更是有着切肤之痛。
据一些自称居住在“睡城”的网民反映,每天两趟的通勤“春运”令人心力交瘁;出租车司机不敢在上下班高峰期出车;交通拥堵、空气污染加剧让生存质量下降……新城不仅没有缓解中心城区压力,反而进一步加重“城市病”。
前车之鉴
网民指出,诸多新城快速扩张、投资过度、依赖房地产等不科学的发展模式,导致部分地方的城镇化徒有其表。
“新型城镇化就是要克服过去已经出现的诸多问题。”网民“陈国强”说,过去城镇化把重点与焦点都集中在了土地的城镇化上面,总是谋划着如何把小城市变成中型城市,中型城市如何变成大城市,把旧城如何改造成新城市。
他还表示,在人的城市化或城镇化问题上,并没有明显体现出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特别是没有把农村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当作城镇化重中之重来对待。而在城镇化的资金问题上,过去的城镇化也没有形成稳定及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所以出现了今天积重难返的土地财政问题。
网民“殷建光”认为,过去,一些地方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往往主观意志、权力意志强烈,结果,城镇化成了作秀,成了形式主义工程,形成了“赶牛上楼,车库养猪”的怪相。这样的城镇化都不是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是以官为本的城镇化,这样的城镇化不能要,必须停止。
以产兴业
有网民认为,新型城镇化规划正力图在转移人口市民化方面有所突破。网民还建议,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抓住“以人为本”这一牛鼻,以产带业,让城镇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我从来对被吹捧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持怀疑态度,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说到底还是地与地挂钩,眼中无人。”网民“华生2010”说,新型城市化以人为核心的关键要把新增建设用地与市民化人口挂钩。国务院的新型城镇化规划终有此一条,虽说是探索亦见进步。
网民“杨建国”指出“新型城镇化不能孤军深入,需与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工业化是发展的动力,农业现代化是发展的根基;信息化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而城镇化是载体和平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融合作用。”
网民“殷建光”认为,以人为本是落实“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牛鼻子,期盼各级政府部门能够抓好这个牛鼻子,从农民的需求、农民的认识出发,挖掘农民的智慧,引领农民走上最适合本地的城镇化道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