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民营经济最为活跃的浙江温州,坐落着大大小小的民营企业。与公有制企业相比,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该如何展开?坐落于温州东瓯工业园区的宣达集团作为非公党建的示范点,依靠党建这个平台,指引员工走向更好人生路,建立了非公党建的“温州模式”。
2010年5月,温州民企与市委组织部联合“招贤”,首次面向全国招聘,来自黑龙江的80后孙亮从众多应聘中者中脱颖而出,成为宣达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党支部书记,他的到来开启了非公党建的“温州模式”。
宣达集团现有员工600余人,其中党员80余名。如何利用现有资源,巧妙地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创新发展?
“企业想要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要转变思想和行动。”孙亮说道。
和国有企业在员工里发挥的政治核心作用不同的是,宣达集团作为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民营企业,党建工作要发挥在群众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在孙亮和其他党员骨干的共同努力下,宣达集团的党建活动不断创新,其中“一对一谈心”机制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2010年8月,孙亮刚刚上任不多久,便在自己的党支部书记办公室设立了“情感交流站”。他走到员工中去,倾听青年员工的心声,关注他们的所思所想,引领他们的工作方向,并及时做好汇总记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三年下来,他已经写满了厚厚的基本员工谈话记录本,他将这些通过谈话了解到的内容反映给公司高层或者亲自解决。据不完全统计,前后帮助员工协商工作、生活等实际问题80余次。
“活动载体得跟上时代潮流,还要跟上青年人的思想步伐。”孙亮说道。
通过“一对一谈心”机制,孙亮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宣达属于机械制造业,存在着严重的男女比例不协调的现象,如何“肥水不流外人田”?他就带着其他党员骨干策划出联谊活动,将单身的员工通过联谊方式,帮助其解决“终身大事”。
“如果年轻人需要找对象要结婚成家,我们开展联姻会;如果他们个人需要在工作上成长进步,我们就用党员来结师拜对帮助他进步。”孙亮说,开展党员带徒通过“青春拜师会”活动载体,发挥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帮助企业破解“传帮带”难题。让更多的青年员工有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在感恩中快速成长,也为企业建新功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个人梦想和企业梦融合一起,年轻人会觉得党组织有作用,未来人生路也有方向。”孙亮如是说。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