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率在副省级城市中排名第四,在全省13个市中排名第一,但环境质量指数在全国50个主要城市中排名40位。昨天我市召开区域城市化工作会议,全面把脉南京城市发展水平。会议剖析认为,南京城镇化率和城镇化质量之间有差距,下一步需要通过推进区域城市化,进一步提升城镇化质量。
区划调整一年,建成区面积增长9.1个百分点
城镇化(或称城市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南京的城镇化率从2005年的76.24%上升到2013年的80.5%,平均每年以0.53个百分点的速度稳步增长。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城镇化率达到76%至90%之间,城市已进入高级城市型社会。
市统计局人士介绍,我市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推动因素主要有主城区人口快速扩张,政策引导的推动作用,郊县非农产业发展的影响,城区产业、设施向郊县延伸和转移。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在省辖市中,南京城市化率名列第一,比第二位的无锡高6.8个百分点。副省级城市中,南京城市化率排在深圳、厦门、广州之后位列第四。
去年我市区划调整后,迎来了一波城市建设的高潮。全市建成区面积进一步扩张到713.29平方公里,比上年增长9.1个百分点。
下一步城市化“重头戏”让“新南京人”有序市民化
市人口计生委与河海大学联手进行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截至去年,南京818.78万常住人口中,仍有175.69万人是没有南京市户籍的外来人口,也就是“新南京人”。这部分人难以享受到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住房、社保、子女就学都成了难题。
根据课题组对江宁、浦口两区600名农民工的详细调查,农民工市民化目前面临着相对昂贵的社会成本。最终估算出的结果,南京一个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成本估算为27.48万元,其中需要政府承担13.14万元,个人承担14.34万元。
因此,课题组认为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新南京人”有序实现市民化,将是下一阶段南京实现区域城市化的“重头戏”。然而,推动外来人口“市民化”是一个过程,其实质是公共服务和社会权利均等化的过程,涉及诸多的影响因素。
得益软件谷,雨花台区城镇化水平位郊区榜首
在老城之外的各个区中,截至去年底,我市郊区中雨花台区的城镇化率最高,去年已达91.1%。主要原因是雨花台区靠近主城,大量土地用于发展高科技产业,如“中国南京软件谷”,通过产城融合发展,有效推动城市化水平的提升。
此外,位于栖霞区的南京经济开发区集聚了全市大量的工业生产能力,并在仙林建立了大学城,也带动了该区城市化进程,去年城镇化率达80%。
从发展速度看,江宁区的城镇化进程最快,从2005年的56.76%提高到去年的73.2%,上升了16.44个百分点。这也得益于江宁的产业结构升级和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尤其是江宁开发区、科学园发展,江宁大学城的建设等,都有力推动了该区的城镇化进程。
生态环境成城镇化质量最大“短腿”
尽管南京城市化率不低,但城市化质量的相关指标在全国同类城市并不靠前。
《中国经济周刊》和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12年《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对全国268个地级以上城市城镇化质量进行比较,南京的城镇化质量指数为0.6376,全国排名第12位,其中,城市发展质量指数位列15位,城市化效率指数则排到了60名之外。据悉,城镇化效率指数由经济社会效率和生态环境效率构成,7个指标包括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硫排放等。
此外,从中科院去年公布的城市GDP质量指数来看,被调查的50个城市中,南京经济质量和环境质量指标分列36位和第40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南京新型城镇化道路上最值得重视的问题。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