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工业企业一定要有自己的环保设施、污染治理团队吗?见到这样的问题,读者可能觉得很可笑。其实,这个答案可以是否定的。没有环保设施,难道让污染物肆意排放?当然不,企业可以找专业环保公司负责所有环保相关事务,这就是所谓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治污力度大,为何效果不彰
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即使建成也未必正常运行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现实中,怎么才能走好这一步?
环保投入年年增加,各类环境污染治理设施加速建设,为何环境质量不见明显提升?原因在于很多治理设施没有发挥效力。
据统计,我国工业污染占总污染的70%以上,据2010年中华环保联合会对全国18个重点流域工业园区调查结果显示,两个国家级、7个省级工业园区,100%有水污染问题,78%涉及大气污染,17%存在固体废弃物污染。其中有13个工业园区配备了治污设施,但它们或者闲置或者间歇运行,形同虚设,完全实现不了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些治污设施形同虚设?企业缺乏社会责任感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管,导致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是其根本原因。我国目前工业污染治理仍然沿用“谁污染、谁治理”的思路,由排污企业自行解决治理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建立和完善,这种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提交了一份关于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建议。建议指出:“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难以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建立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
环境商会会长、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认为:“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制约,很难做到每个企业都能建设污染治理设施,即使建成了往往也不能正常有效运行,严重影响了治污效果。”
环保部门的监管结果也印证了文一波的观点。今年2月,环境保护部通报对河北石家庄、唐山、廊坊等地大气污染防治的督查情况,三地几乎都存在企业治污设施不健全、运行不正常的情况,唐山被督查的46家工业企业中,34家存在各类环境问题。在污染治理水平较高,监管较为严格的北京,连燕京啤酒、金隅集团、牛栏山酒业公司这些著名的企业,同样存在超排偷排的现象。
环境商会常务副会长、国电清新董事长张开元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国家鼓励发电企业脱硫,1.5分的电价补贴够不够成了讨论很久的话题。西南使用高硫煤的地区以为,脱硫专业化运营,1.5分的脱硫电价肯定够而且有利润空间,而很多自营脱硫业务的电力企业却叫苦不迭,究其原因还是管理差,专业化程度不高。如果国家因为这些企业叫苦,就提高脱硫电价补贴,实际上就是浪费。
第三方治理,可以一举三得
降低治理成本,提高达标排放比例;降低执法成本;促进产业发展
对于任何一家大型化工企业来说,污水处理都是件复杂而令人头痛的事,地处北京的燕山石化,担负着保障首都环境安全的重任,更是如此。
燕山石化水务中心总经理晋卫介绍,2006年,遭遇污水处理技术瓶颈的燕山石化与法国公司威立雅成立合资公司,运作成功之后,公司污水处理成本降低了30%,外排水质达标,继续保持优于国家、北京市的相关标准。因此,燕山石化的污水处理都交给了合资公司。
“我们自认为管理运行很好的项目,一合资才发现差距还是很大的。技术、管理、员工发展,对我们都有借鉴。”晋卫说,借助专业化公司的技术和运营管理经验,燕山石化的废水处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污水回用装置处理能力提升了近70%,污水排放量每年减少1500万吨。
这可以说是水污染治理第三方运营的成功案例。近几年,专业化治理成为工业污染治理的新选择,在工业废水治理和电厂脱硫领域逐步推开。
“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给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表示,一方面,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另一方面,治污责任通过合同方式向环保公司转移和集中,环保部门也从监管分散的排放源,变为监管集中可控的环保公司,降低了执法成本。此外,还刺激了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可谓一举三得。
工业污染治理的专业化对于降低治理成本,提高污染治理投资效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一波说,工业企业要做到达标排放,成本肯定高于专业公司。专业公司运营市场化程度高、运营规模大,如果一个环保企业负责第三方运营的项目达到上百甚至数百个,物料成本、外包服务成本还会进一步下降。随着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内部成本可以进一步下降。
据浙江省环保厅的不完全统计,企业污染治理设施专业化运营后,达标排放率可达70%—80%,与污染企业自己运营相比,达标率提高了30%—50%,运营成本节约了10%—20%。
进一步推开,需要扫除障碍
政府要在严格监管上下功夫,做好制度设计,提高违法成本
一面是环境质量提升的需求日益强烈,一面是专业化治理公认的优势,在这样的背景下,第三方治理看上去一片光明。然而,目前,我国工业污染治理设施社会化运营比例只有5%左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形?
“对排污企业来说,所有的优势都是在严格监管之下才能够去比对,如果监管不严,排污企业不治理或者不达标排放,都能够大幅降低治理成本,如此一来,第三方治理的成本优势也就不存在了。”张开元说。
不仅如此,第三方运营还存在不少障碍。首先是政策障碍。长期以来,我国推行“谁污染、谁治理”的治污政策,就是说谁产生污染,谁就有责任治理。这一政策,局限了污染企业的治理思路。
从法律层面来说,第三方治理通过服务合同形式实现,但是合同的签订,在现有法律下没能实现法律责任上的转移,也就是说,企业购买了服务,治污的法律责任转移到治理公司,但法律缺乏这方面的支持。一旦发生超排等行为,由于没有法律依据,环保部门只能处罚排污企业,而不能惩处治污企业。
除此之外,金融及财税等方面也存在一些障碍。比如税收方面,工业企业如果自行解决污染治理问题,其环保投入都可计入企业生产成本,无需纳税,一旦委托专业公司建设和运营管理,企业就必须向环保公司支付服务费用,环保公司则要缴纳各项税负。特别是发电企业的脱硫项目,实施专业化治理后,还涉及双重征税问题,即电网企业将1.5分的脱硫电价支付给电厂时需缴税一次,电厂在支付给运营方又须缴税一次。
谈及环境第三方治理推广的窘境,晋卫表示,专业化管理和运营是现代企业发展的趋势,采用国外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可以少走弯路,实现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一模式推广最大的关键是顶层设计要科学合理。
如何让顶层设计有利于第三方运营的发展?环境商会给出了一些建议,比如以设立基金的形式解决治污缺乏资金来源的问题。为避免出现第三方治理市场低价恶性竞争导致的环境损害,政府应该针对不同类型的行业,制定工业污染治理的门槛价格。同时,引入第三方中介支付机构,只有达标治理,第三方运营企业才能得到治理费用;政府还要向社会定期公开环保公司的运营成效,并设立负面清单制度。
“政府需要在严格监管上下功夫,做好制度设计。企业一旦意识到超标排污后受到的处罚,远高于治理成本的时候,他们的治污需求就显现了。这是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市场基础。”文一波表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