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家里堆满了采摘回来的花瓣,满屋生香。
老人制作的玫瑰糖。 本版图 通讯员苏家奎 摄
玫瑰园中九旬老翁梦一生
67年前订婚时,他觉得老丈人家的玫瑰开得很美,带回花苗种满后山
靠玫瑰花养大了8个儿女,主城华生园、冠生园成他的大订户
有部广受好评的纪录片叫《寿司之神》,讲述了在日本东京开店的八旬老翁小野二郎,用一辈子和只有10个座位的餐厅,将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做寿司。
在重庆江津,也有一位老翁,今年90岁高龄,也用一辈子和他家后山的6亩地,将一件小事做到了极致——种玫瑰。
67年前,23岁的张万银在老丈人家,第一次看到了玫瑰花。
那天,他订婚了,玫瑰花开得很漂亮,他顺手要了几十株玫瑰苗带回家,种在后山。他没想到,打理玫瑰园,会成了他漫长人生中最美妙的事。
张老汉没有小野二郎那样的声名,但这两位老翁,在旁人看来有一点是相同的:一辈子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甚至有些固执。就像小野二郎说的那样,“你要和你的工作坠入爱河。”
老人在花海里,采摘玫瑰,回家制作玫瑰糖。
前日下午,90岁的张万银在自己的玫瑰园中穿行,小心地摘下已开的花朵。他脚下的地里,除了玫瑰花,没有其他植物——张万银痴爱玫瑰,眼里容不得一根“偷吃”肥料的杂草。
偶然之缘
订婚看上老丈人家的玫瑰
张万银住在江津德感街道陡石村2组,玫瑰园在他家后山。采摘的两背篓花瓣,老人带回家在坝子上摊开,趁着好天气晾晒。
风从山下吹来,玫瑰花香瞬间弥漫整个山坡。张万银摘掉草帽坐下休息,露出满头银发。点上烟,老人和晨报记者聊起了他的“玫瑰情缘”。
“那时候我跟你差不多大,小伙子一个。”67年前,23岁的张万银与舅爷的女儿肖福瑞订婚的那天,在女方家里第一次看到了玫瑰花。见花开得漂亮且香气袭人,张万银顺手要了几十株玫瑰苗带回家,种在后山。他没想到,这几十株花,日后会繁衍成6亩大的玫瑰园。
因当时在附近酒精厂做建筑施工,他一度没有花时间去管理种下的玫瑰。
时间一晃,差不多一年过去。偶然一次到后山,他意外发现玫瑰竟然全都开了。“确实震撼。”此后,他每天早上天未亮就起床,跑到后山给花浇水、除草、松土。
意外收获
靠卖玫瑰花养活8个孩子
张万银和妻子孕育了8个子女,靠他在酒精厂工作维系生活。不料一场大火将酒精厂烧毁,张万银失业了。为了养家,他见老丈人平日里靠卖玫瑰花瓣和玫瑰糖挣些钱,于是想到了后山那片玫瑰。张万银清晰地记得,60多年前,他第一次卖出花瓣99斤。赚回的钱,他给家人好好改善了一顿伙食,还添置了一些家当。
“没想到卖玫瑰也可以养家。”张万银有了专门种花的想法。后来,他又从老丈人那里学会了制作玫瑰糖的手艺。种玫瑰、制作玫瑰糖,成了张万银的新职业。
他的玫瑰花瓣还销往重庆主城,包括华生园、冠生园等。就是靠种玫瑰,张万银将8个孩子全都抚养长大,如今好几个在重庆主城生活。
终身为伴
老婆和玫瑰,他笑称选后者
60多年过去,张万银从以卖玫瑰为生,到现在成了与玫瑰花一起生活。从家里前往后山,老人没带任何工具。一路上坡,行走间他不时地“变戏法”,从地里、石洞中“变”出锄头、大剪子等工具。“这些都是我平时用的,带回家又带上山麻烦,就藏在地下,别人找不到。”老人捋了捋白色胡须,笑呵呵地说。
摘花时,老人很小心,生怕踩着玫瑰枝干。他在根部铺上干树叶,以防长草,“我见不得杂草来‘偷’肥料。”说完,他俯下身子连根扯起一把小草。在玫瑰满园盛放的时节,为了采摘最好的花朵,老人会背着背篓,钻进花丛,整晚不歇,忙一个通宵是常事。
老人养花,不只是凭经验,时至今日,老人依然时常查阅相关专业书刊。在老人满是花香的陋室里,他随手一摸,就是一本种植类科普书籍。
要问老人爱玫瑰有多深?记者开玩笑地问他:“如果让你在媳妇和玫瑰中作选择,你会选择哪个?”“要玫瑰!”好在他老伴不在场。
甜蜜等待
制玫瑰糖封存一年才上市
江津地区土壤富硒,“我的花儿自然也是,不过我还有绝招。”
他口中说的绝招,玄机在玫瑰糖里。他指着地上晾晒的玫瑰花瓣介绍,待花瓣水分晒干,与盐、糖一起腌制,装入瓶罐封存。但要发酵制成糖,至少得等上一年之久,“这个急不得,时间越久越好。”或许,只有他这样的年纪和经历,才愿耐心等待一年以后让产品上市。如今,他家里的玫瑰糖有近2000斤,每斤卖10元。
他从屋里拿出封存3年的“陈酿”。一打开,一股沉淀了3年的玫瑰清香扑鼻而来,舀上一勺入口,类似蜂蜜的口感,嚼上一嚼,还有饱满的花肉。
老人老了,但一点不糊涂。他严肃地说,如今大多数食品中,会使用化学添加剂、化学香精,“我这种玫瑰糖是绝佳的天然无公害食品,不加香精不加色素。”
晚年心愿
谁来跟我学种玫瑰
虽年过九旬,且有些佝偻,但张万银身体硬朗,口齿清楚,老人说这都得感谢玫瑰的陪伴。他半开玩笑地说,有时身体有点不舒服,他也不吃药,就自个跑到花丛中坐着,哪怕是坐一小会,全身也会舒服很多。
现在,随着年岁的增加,老人也偶尔会担忧,这份伴随自己60多年的玫瑰事业,能否传承下去。他有10多个徒弟,都是跟着他学制糖,无人专职种植玫瑰。子女也都有工作,只在忙碌的季节回家,帮忙采摘花瓣,制作玫瑰糖。
老人有着自己的盘算,一方面发动更多的村民一起种玫瑰花致富,另一方面寻找有文化的人来传承自己的事业。他想到了自己的孙子和外孙。“他们在外地打工,等他们回来,我就和他们商量。”老人一边捋胡须,一边点头说。
重庆晨报记者 阮鹏程
他们眼中的玫瑰翁
“爸爸没读过书,却像一位科学家”
张万银的小儿子张宜贵今年50岁,一提到父亲,张宜贵很自豪:“他在我心头,就是一位实用科学家。”张宜贵说,父亲没读过书,懂的却很多,印象最深刻的是父亲喜欢发明东西。上世纪60年代,很多人家里使用手推石磨,那时候张万银就发明了一个电动小石磨,在石磨上装上机器,接上电就能转动。
“他有些固执,但对邻居很热心”
张万银不仅自己种花,还将花苗送给村民一起种植。陡石村书记兰庆容说,在村办公室前,种植的玫瑰花、蔷薇,都是张万银免费提供的花苗,“他勤劳上进,这种精神打动了很多人。”村民老李说,张万银这人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但对邻居很热心,只要能帮上的忙都会出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