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实施的高中会考变身“学业水平考试”后,将升级为国家级考试,高中阶段共考14门科目,其中包括体育、艺术、计算机等5门操作性科目,将不考笔试,只考操作。北青报记者昨天从教育部获悉,作为高考改革的重要部分,教育部正在制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这项考试未来将成为高考、高校招生的重要依据之一。
体测成绩将成中、高考依据
教育部昨天召开发布会,介绍新出台的《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根据这些文件,今后各级各类学校,包括全日制普通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职、普通高校的所有学生,每年都要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参加体质健康测试。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等身体机能类项目,以及跳绳、50米、坐位体前屈、引体向上、1000米、800米等身体素质类项目。每个项目的成绩分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据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副司长申继亮介绍,所有学校要制作《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规范记录每名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及评定等级。小学将之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素质报告书,初中以上学校要将之列入学生档案,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水平考试的重要指标。将体质健康测试情况作为高校学生评优评先、毕业考核、升学的重要依据。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有5门只考操作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成绩在今后的升学中将占据愈加重要的地位。除了学生每年的体测结果要记入其本人的“综合素质评价”里,成为中考、高考的重要参考指标,正在研究制定中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方案,也将体育列为必考科目。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中,对高考改革的定位是:“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的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机制”。申继亮昨天告诉北青报记者,与高考改革方案的制定同步,教育部正在原来高考会考的基础上,制定“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意见”,今年开始在部分省市试点。未来这项考试将从省级考试升级为国家级考试,由国家统一命题和组织考试,成为新高考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将考14门科目,其中5门操作性科目—体育、音乐、艺术、通用技术、信息技术,将不考笔试,只考操作,成绩只分合格、不合格两档;另外语、数、外、史、地、政、理、化、生9门进行笔试,成绩或采用合格制、等级制两种。学生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业后可以考试,高中期间可以考2次甚至更多次,不及格可以补考。具体成绩可分为分数、等级两种,各省自定相关细则。这意味着,将来体育考试不及格或成绩差,势必影响考生的高考录取。
高考改革有望增选考科目
对于迟迟未出台的新高考改革方案,申继亮透露,在目前的征求意见稿中,有一种意见认为,应该将语文、数学、外语列为必考科目;另外提供3门选考科目,从文、理教学科目中选择,选考科目将以等级评定的方式计入高考成绩。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