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学校的中学生居然获得了那么多的国家发明专利,确实令人惊诧。这些专利不但可以直接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带来可观的专利经济收入,还可为当地的教育注入活力,把科学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田,将为社会培育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贵阳市第三实验中学的育人模式令人惊喜,或能为素质教育探寻出了一条崭新的好路子,值得借鉴和推广。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说具体点就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多年来,各地实施素质教育可谓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有的确实开展得很好,有的却只是徒有其表,骨子里施行的还是应试教育,早已与素质教育背道而驰,俞行俞远。
实施素质教育的途径有千万条,但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切实以人的素质发展为要义。这点贵阳实验第三中学做得好,可谓抓住了切入点,也找到了结合点。当初,该校“科研所”只是为配合《发明与创造》课程开设的一个实验平台,后来由于有直接演示科学实验,慢慢吸引住了大量的学生加入。开设了“环境保护”、“太阳能”等二十多个研究所,而且还请来科协与高校的专家来办讲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坦言是被老师“忽悠”进“科学院”的,后来就欲罢不能了,这也充分说明这种教育模式的魅力与成功。事实也证明,参与的学生并不与学习冲突,而且成绩都很优秀,并不影响高考升学成绩。相反,还有不少“科学院”的学生因科研成果得到高考加分,甚至直接被高校录取。
不难发现,“科学院”的教学模式是生动活泼的,灵活多样的,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在这里没有沉闷与枯燥,刻板与机械,死磨与灌入,都是凭借学生的浓厚兴趣,自觉探求科学的无穷奥秘。这就无形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养成了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诸多素质。
值得指出的是,学校的激励机制也很好,保证了“科学院”的良性发展。凡是学生有金点子创意或创新设计或项目通过的,都予以加分鼓励。而且,学校还拿出专项经费支持研究,打造成“产科研”模式,不至于使学生“科学院”的研究落空。
学生也能当“发明家”,业已获得的45项国家专利就是该校素质教育成功的金子“招牌”,这或许能启迪我们更多的学校去找到一条素质教育新出路。
原标题【“科学院”或为素质教育探出新路】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