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选秀歌手李代沫因容留他人吸毒被判有期徒刑9个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明星涉毒案件屡有发生,让人们意识到,虽然我国不断加大毒品打击力度,但毒品似乎从未远离我们的生活。
记者23日从最高人民检察院了解到,2013年,全国检察机关批捕的毒品案件数和人数同比均增长超过20%,禁毒形势不容乐观。
批捕人数同比增长超两成
“近年来,我国打击毒品犯罪的力度不断加大,涉毒案件数量不断上升。”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厅长陈国庆介绍,2013年,全国检察机关共审查批捕毒品犯罪嫌疑人122524人,比2012年的100580人同比上升21.82%,批捕案件数同比上升25.01%,受理移送审查起诉的毒品犯罪案件数人数、起诉的案件数人数等数据同比涨幅也都在25%左右。
“办案数据的快速上升既与毒品犯罪的严峻形势有关,也与检察机关坚持严厉打击,保持对毒品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有关。”陈国庆说,检察机关将打击重点放在了职业毒贩、再犯、累犯、主犯以及教唆利用孕妇等特殊人群贩毒的犯罪分子身上,对走私入境、武装掩护、暴力抗法以及参与有组织国际贩毒活动的毒品犯罪案件依法从严惩处。在云南省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武装贩毒故意杀人案中,检察官围绕11名被告运毒贩毒、杀人等情节,以及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等进行重点突破,先后提出100余条补充查证的意见,为提升办案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最终5人被判处死刑,1人死缓,3人无期徒刑,2人有期徒刑15年。
此外,检察机关还加强了对毒品案件的监督力度。“一些地方开展了对毒品犯罪案件的专项监督,对有案不立、违法改变强制措施、另案处理、违法发还涉案物品,甚至违规撤案等情况进行了认真清理。”最高检侦查监督厅审查逮捕一处副处长杨子洲说,检察机关还将与毒品犯罪相关的职务犯罪列为严查对象,铲除毒品犯罪背后的“保护伞”。为了防止毒品犯罪中有可能存在的“以钱买刑”等逃避处罚的行为,检察机关还督促法院和监所,进一步严格规范保外就医、减刑、假释的适用。
新类型、混合型毒品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这样一则警示消息:“注意!市场上流行的阿拉伯茶不是真的茶,而是能够让人上瘾的毒品!”的确,这种酷似茶叶的“阿拉伯茶”含有天然安非他命,服食后的效果竟然与海洛因相差无几,毒效惊人且成瘾性大。目前“阿拉伯茶”已被我国列入毒品范畴,广东等地也相继破获了多起贩卖、吸食“阿拉伯茶”的案件。
“当前毒品犯罪的一大特点就是新类型、混合型毒品犯罪案件呈上升趋势。”最高检公诉厅起诉一处处长曹红虹说,“传统毒品犯罪案件一般都是鸦片、海洛因等,但是近年来新型毒品层出不穷,像冰毒、麻古、摇头丸、K粉等等。这些毒品往往含有多种化学成分,给检方证据收集、毒品鉴定、案件认定等带来困难。”
不仅如此,目前毒品犯罪团伙化、职业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毒品犯罪大要案时有发生。曹红虹表示,毒品犯罪从以前的“单打独斗”大多转变为结伙作案,他们分工明确,制造、运输、销售等环节都有专人负责,涉案毒品、金额也越来越大。“云南曾经破获一起走私海洛因近20公斤的大案。广西、广东两地也办理过涉案毒资高达800万元的案子,涉案运输工具甚至包括游艇。”
为了逃避打击,毒品犯罪分子藏运毒品的手段更加多样化,交易方式也更隐蔽、更繁杂。“在检察机关办理的一起案件中,贩毒团伙成员采用自配车运输毒品,团伙成员倾巢出动,多辆车分工合作,通过前车探路、非携毒车辆闯关吸引打击,带毒车辆绕道行驶的一条龙方式配合运输毒品。”曹红虹说,随着物流网络的日益发达,一些毒品犯罪分子欺骗快递员上门收货送货,实行“人毒分离”“钱货分开”的“收付两条线”,这也加大了查处难度。
专业化办案提升证据认定能力
毒品犯罪是云南最严重、最突出的犯罪,全省每年受理的毒品案件数量占全部案件数的20%以上,在德宏、临沧等边境州市,这个比例甚至可以高达50%。“毒品犯罪的高发态势对毒品案件的办案专业化提出了要求。”云南省检察院公诉处毒品犯罪案件主诉室检察官刘震乾说,近年来,云南省院以及昆明、保山、普洱、德宏等地的检察院相继成立了毒品案件公诉机构,专门负责受理审查起诉毒品案件,毒品案件的公诉工作逐步实现了专业化。
“专业机构的成立确保每一名办理毒品案件的检察官对毒品犯罪形势、特点、规律等都十分熟悉,有助于解决毒品犯罪案件中常常存在的证据认定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刘震乾说,以前因证据问题导致不起诉的案件占毒品犯罪不起诉案件的80%,而在成立专门机构、加大引导侦查取证工作力度后,办案质量得到了很大提升。2013年以来,云南省共追诉毒品犯罪漏犯77人,同比上升16%。目前,云南、四川、广西等地都成立了专门的毒品犯罪案件办案机构,单独设置毒品案件主任检察官办案组,提升办案人员专业化水平。
对于新型毒品、混合型毒品多发的态势,最高检要求检察机关有针对性地开展调研,提出新型涉毒案件的办理方法。“比如我们在办案过程中发现,有犯罪分子从麻黄草中提取麻黄碱类毒品物质制造冰毒。最终,最高检联合最高法、公安部、农业部、国家食药监总局等部门下发通知,对非法采挖、买卖麻黄草的犯罪行为如何认定提出明确意见,要求加强麻黄草的管理,并严厉打击非法买卖麻黄草的行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曹红虹说,下一步,检察机关还将就新型合成毒品案件、利用互联网的新型涉毒案件、吸食毒品驾车案件等的证据判断、法律适用等问题加强调查研究,为严厉打击毒品犯罪提供助力。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