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刘慧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兰卡斯特县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鼎盛时期,兰卡斯特县和周边另外两个县组成的“纺织工业走廊”曾聚集20家纺织企业,但2007年当地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随着中国科尔集团投资2.18亿美元在当地建厂,“纺织工业走廊”再次焕发生机。
不仅科尔集团进军南卡州,截至2013年,已有17家中国公司在南卡州投资,投资额6.56亿美元,中国成为该州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分析认为,赴美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方向,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而吸引中国企业的是当地成熟的市场。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弗朗西斯科·桑切斯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公司在寻求走出去,它们有很多经济上的理由来美国投资”。
招商引资,工业基地期盼中国投资
南卡罗来纳州兰卡斯特县,曾经是美国有名的纺织工业基地。当地纺织业的兴衰,是全球化条件下美国工厂向海外转移、制造业衰落的写照。1887年创立于兰卡斯特县福特米尔的斯普林斯公司,于2007年关闭了在该县的最后一家床单厂,宣告该县长达120年的纺织工业历史终结。
然而,6年之后,纺织工业回来了,促成这种回归的是中国企业。2013年12月,中国纺织企业浙江科尔集团宣布将在兰卡斯特县开设其第一家海外工厂,这是中国纺织企业在美设立的第一家制造工厂。
兰卡斯特县招商局局长基思·滕内尔告诉本报记者,该县正在以“纺织技术走廊”作为卖点,进行招商引资。纺织业是当地的主导产业。创立于该县的斯普林斯公司曾是美国最大的厨卫纺织品和床上用品生产商,在兰卡斯特及周边的切斯特县和约克县开办25家工厂。但在2006年被巴西的大型纺织厂柯提米纳斯公司收购,并把生产设施转移到海外,2007年关闭其设在兰卡斯特的最后一家工厂。关厂、裁员,加上接踵而至的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使兰卡斯特经济深受打击,失业率在2009年一度高达18.6%。
在此情况下,科尔集团的到来受到热烈欢迎。滕内尔说,科尔集团给当地纺织业复兴带来了希望,有了第一家,往后再招商就容易了。今年4月,滕内尔随南卡州商务代表团到中国招商,已有其他三家中国大陆的纺织企业有意到当地投资,另有一家中国台湾企业和一家印度企业也有兴趣进驻。
无独有偶。在兰卡斯特县的邻县切斯特县,慈溪江南化纤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一座投资4500万美元的工厂,计划利用回收的塑料瓶生产聚酯短纤维。
海外设厂,缘于寻求经济“再平衡”
“中国企业到南卡州投资和美国纺织业的兴衰,都是自然的经济变迁过程”,南卡州商务厅厅长罗伯特·希特说。他告诉本报记者,过去20年,南卡州失去了6万个纺织业就业岗位。100多年前,美国的纺织厂都在东北部的新英格兰地区。后来,由于南方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劳动力较为丰富,工人薪资水平低,制造业开始向南转移,并在南方存在了约75年。
此后,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追随低廉劳动力,美国纺织业又转移到了拉美、加勒比、东南亚等地,“纺织业的原料几乎是国际统一价格,唯一没有国际价格的是劳动力”,希特说。
希特曾任南卡州制造商联盟主席,他说,在南卡州的纺织业中,第一个离开的是劳动力密集型的裁缝工厂,接着,机械化程度较高的布料工厂也外迁。但地毯行业仍大部分留在美国,因为产品重量大、运输成本高。另外得以存在下来的,是那些面向“小众市场”、创新和技术含量高的纺织企业,比如生产消防服防火阻燃布的公司,它们往往拥有更高技术和知识产权。
希特将中国公司在美开设生产设施,称之为“开始发生的一种再平衡。”他说,和20年前相比,中国和东南亚的人工成本在上升,而且运输费用上涨。“所以,你可以看到这样一种再平衡。对于特定的纺织行业,可能想到美国生产,在当地销售。我们开始看到一些公司,基于他们所生产的产品,在改变其策略。”
市场成熟,中资企业不断走进美国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随着经济成熟到一定程度,生产就会跟着市场走。而推动中国纺织企业走进南卡州的,正是市场导向”,希特说。
科尔集团董事长朱善庆在接受本报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科尔决定在美国南卡州投资气流纺新项目是出于多重考虑的。“科尔棉纺产品以气流纺为主,对进口棉特别是美棉依赖较大,但棉花进口配额却不足2000吨,仅占公司总需求量的6.7%左右。”
“美国棉花具备质优、价廉的优势。且科尔集团所需的能源、资金等成本在美国相对较低。美国物流业发达,棉花可随买随用,大大降低了仓储成本。”朱善庆表示,美国南部是美国纺织产业中心,该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工人的薪资水平普遍较低,投资该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低成本优势。特别是南卡州和北卡州两个纺织大州,拥有一大批技术熟练的纺织工人。在生产技术方面,美国纺织企业在纺织品、纤维、高分子聚合物和材料之间的科研结合等领域取得了成绩,拥有一批先进的产品与生产技术。同时美国金融市场发达,可以使用期货、期权在内的多种金融工具抵御或对冲市场风险。
慈溪江南化纤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亚同样认为,是南卡州合适的市场条件吸引了中国公司前来投资。她说:“来美投资,主要是因为市场在美国。”公司生产的聚酯短纤维主要出口欧洲和美国。但随着国内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价格优势越来越小。2011年孙亚赴美考察时发现,不仅生产原料能在当地解决,而且在生产成本中占大头的能源价格相对较低。虽然从整体制造成本看,在美国生产会比在中国略高。但在中国生产后出口到美国,运输成本和关税很高。综合分析,在美国投资,从成本上就变得可行。
美国商务部前副部长弗朗西斯科·桑切斯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能源成本低,有受到良好训练的劳动力。此外,美国大约与20个国家有自由贸易协定,在美国的公司可以向许多市场免关税出口产品和服务。“中国公司在寻求走出去,它们有很多经济上的理由来这里投资。”
(本报南卡罗来纳州哥伦比亚市、北京7月3日电)
>> 点 评 <<
陈凤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近年来,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增长迅速,涉及的领域也较为全面,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都有涉足,对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投资则尤为突出。具体投资领域可细分为资源、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服务业等方面。在资源领域,中企对美投资主要集中在石油、页岩气开发等部门,地域分布上则主要集中在能源丰富的休斯敦地区。制造业领域是中资涉足较多的一个领域,投资的地域主要集中在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州。服务业领域的中企投资则主要集中在纽约等大都市。
中企对美投资增长迅猛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中国企业近年来加大了对美国企业的并购力度,既有利于中国企业打入美国市场,也有助于其学习美国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水平。第二是品牌并购不断增加。品牌并购主要集中在以制造业为主的美国企业逐渐剥离的产业,这种并购有益于中企引进被并购企业的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第三是投资互利不断加深,中国企业赴美投资,尤其是绿地投资,给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这对处于复苏阶段的美国经济来说,十分重要。赴美投资已经成为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一个方向,这种趋势将继续下去。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