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售楼员为提高业绩 买来50万条个人信息获刑十月
2014年08月07日 09:27:32 来源: 沈阳晚报 王立军

  刚买了新房,装修公司电话就接踵而至;刚买新车,就有人来推销保险;孩子尚未出生,推销奶粉的电话就不断……对方到底怎么样掌握到自己个人信息的?到底又是谁出卖了我们的个人信息?

  8月5日,沈阳一名青年因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被依法判刑,从而揭开了不法分子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途径。

  花300元

  买来50余万条信息

  董某是铁西区人。大专毕业后,董某成为东港市港华房地产有限公司一名售楼员。2013年8月9日,董某因向群众电话推销售楼信息而被警方带走调查。

  经审查明,为扩大自己销售业绩,2013年7月,董某通过网上搜索到了一个专门叫卖个人信息的QQ号,遂添加其为好友进行沟通。对方称自己手里有全国各地企业法人代表的姓名和手机号,并发送过来十余条丹东本地居民的姓名和手机号,董某一一试拨发现全部正确。

  至此,董某对对方深信不疑,与对方商量决定购买丹东地区居民的个人信息。经过讨价还价,董某以300元的价格从对方手里购买了丹东地区50余万条居民个人信息。

  卖家掌握

   3000余万条居民信息

  根据董某的交代,警方一路深挖,发现销售给董某公民个人信息的是广东的骆某。

  2013年8月24日,警方追到东莞一小区内将骆某抓捕归案。骆某交代,自2011年4月起,自己便在东莞家中非法获取了3000余万条公民个人信息。拿到这些信息后,在网上发布出售信息寻找买家,将信息转卖给他人。

  经审理查明,骆某靠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获利3万元。近日,丹东市元宝区人民法院审理认为,骆某、董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判处骆某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4万元,非法所得3万元依法予以追缴。判处董某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

  个人信息

  多通过网络泄露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家庭住址等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信息。公民的这些基本信息,都具有隐秘性,骆某又是如何获取到的?

  骆某说,在网络上有许多像他一样的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他们之间还有专门的QQ群。骆某手中所掌握的3000万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全部都是通过QQ以购买或交换的方式获得的。

  发现个人信息被泄露

  要报警

  警方表示,个人信息被泄露,除了是由房地产开发(销售)商、物业管理、机动车销售商、中介、医院、通讯运营商以及大型单位等行业从业人员泄露出去外,还有一些是个人对自我信息保护不当造成的。

  民警表示,社会活动中,到处都需要使用公民个人信息。比如在求职应聘、购房购货、参加培训、办理会员卡等活动时,都需要提供个人信息。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导致个人信息泄露给了对方,又经对方之手流入社会。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日常生活中不要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无关人员,不要在互联网或其他媒体上发布可能泄露个人信息的资料;并要妥善保管好身份证等含有个人信息的证件。另外,市民一旦发现自己的个人信息遭到泄露时,一定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为自己的信息安全加一道保险。

  侵犯个人信息

  最高可判三年

  2009年2月《刑法修正案(七)》增设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对实践中频繁出现的严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为进行刑法规制。新增设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包括出售、非法提供公民个人信息罪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将本单位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上述信息,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申某倒卖大量个人信息

  被判刑

  2013年1月至9月期间,申某利用互联网QQ平台从QQ号为“夜色”人手中,以每条0.4元的价格购买了8000余条公民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个人信息以每条0.5元的价格出售给了崔某,从中获利800余元,致使公民个人信息大量外泄。海城市人民法院判申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九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6400元。依法追缴申某违法所得800元,上缴国库。“夜色”、崔某均被判刑。

  无独有偶。1990年出生的肖某,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间,先后三次通过QQ群中的“云平台”下载截图,获取参与电视购物人群的个人信息。同时,肖某又先后三次通过“宅急送快递后台版单号指查询软件”获取宅急送客户个人信息。肖某用这两种方式共计获取公民个人信息3000余条。东港市人民法院判处肖某犯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判处拘役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1万元。

  (沈阳晚报、沈阳网主任记者 王立军)

标签: 个人信息|销售 责任编辑: 吴振宇
分享到:
性感女模提葡萄走秀

性感女模提葡萄走秀

每日关注
  • 售楼员为提高业绩 买来50万条个人信息获刑十月
  • 江西挖出保障金蛀虫 低保存折被扔垃圾箱引警觉
  • 江苏昆山爆炸大部分伤者病情好转 急缺人造皮肤
  • 全国12个省区旱情肆虐 部分城市热衷“圈水造景”
  • 大学生发明充电宝 利用人体体温就能蓄电
相关阅读
  • 上半年上海住宅成交量明显下滑 销售价格由升转跌
  • 农业部:违规种植销售转基因作物绝不姑息
  • 小贩卖假手机1个月销售33万 每部最高卖750元
  • 浙江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呈现“双降”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