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缉私局相关负责人:
国内外价格倒挂 农产品仍存较大走私风险
□记者赵东东北京报道
记者:为什么要开展“绿风”行动,这一行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展开的?绿风行动开展以来,抓获了一系列大要案。这些案件显示了农产品走私的哪些特点?
负责人:当前农产品走私活动总体处于高发阶段。农产品走私社会危害严重,大量农产品走私不仅偷逃国家应缴税款,还冲击国内相关种植业、加工业健康发展,危及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影响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建设。同时,通过逃避海关及相关部门监管而非法流入的走私农产品,存在严重食品卫生安全隐患,对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此,近年来海关持续加大对农产品走私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尤其在2012年“国门之盾”行动和2013年海关会同十部门开展的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中,都将农产品走私作为重点予以严厉打击,取得阶段性成效。在此基础上,海关总署部署全国海关2014年集中开展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
“绿风”行动开展以来,截至10月底,全国海关共立案侦办各类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557起,涉嫌偷逃税额7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6.8%和45.5%。其中,立案侦办涉税千万元以上重特大农产品走私犯罪案件87起,昆明、南宁、南京、青岛、济南等海关成功破获一批走私大米、玉米、棉花、冻品、皮革、饲料等农产品大案。
截至10月底,立案侦办大米走私犯罪案件37起,查证涉嫌走私大米13万吨,涉嫌偷逃税额3.4亿元;立案侦办棉花走私犯罪案件48起,查证走私棉花13.9万吨,涉嫌偷逃税额5.7亿元;立案侦办肉类走私犯罪案件82起,查证走私肉类11.3万吨,涉嫌偷逃税额1亿元。
大米走私主要采取冒用配额证伪报品名和边境偷运走私等手法。拱北、南京等海关相继查获冒用配额证伪瞒报走私大米案,涉案公司为适用1%的关税配额内低税率,持非法购买的粳米配额证,以伪报品名、低报价格等手法走私进口东南亚产籼米。昆明、南宁海关连续查获边境偷运走私大米大案,查证走私大米、玉米等粮食7万余吨。
肉类走私活动主要发生在西南、东南沿边、沿海地区,走私方式多为边境偷运走私。南宁、昆明、天津等海关查获边境偷运走私肉类案件60起。
棉花走私则以倒卖加工贸易货物为主。济南、长沙、沈阳、南京海关先后查获加工贸易渠道走私棉花大案,涉案公司擅自将进料加工项下进口的保税棉花在国内销售牟利,冲击国内棉花市场。
记者:农产品走私利益空间主要在哪些方面?近年来农产品走私出现了什么新苗头新趋势?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新措施新办法?
负责人:受多种因素影响,当前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高于国外价格,为保护农业发展、维护农民利益,我国建立了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对一些主要粮食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再加上一些农产品存在国内供给不足,走私农产品存在较大利润空间。
以牛肉为例:一方面,当前国内消费市场供应缺口巨大。据相关商会分析,随着中国城镇化及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未来五年国内人均牛肉消费量将可能达到8公斤。但由于国内肉牛养殖业发展缓慢,大量牛肉需从国外进口。另一方面,国内外价差大。受经济利益驱动,不法分子不惜铤而走险,通过各种渠道试图将肉类等农产品走私进境。
农产品走私成因复杂,国内外农产品价格倒挂问题短时间难以得到根本性改变,粮食、食糖、棉花等农产品仍然存在较大走私风险。随着近年来海关不断加大打击力度,走私分子也在不断变换走私渠道和手法,且大范围跨区域“漂移”走私问题突出,打击难度增大。
针对上述情况,全国海关将认真总结“绿风”行动等经验做法,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始终保持对农产品走私的严打高压态势。一是突出重点,深化打击。针对大米、棉花、食糖、肉类等重点农产品,以及边境偷运、货运渠道伪瞒报走私等重点渠道,进一步加大打击力度,同时抓住入境通关和市场销售两个关键环节,对走私农产品主要来源地、集散地、消费地开展同步打击。二是有针对性地加强实际监管。加强对涉农重点企业、敏感商品的风险分析,提升监管查缉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对高风险企业和商品实施重点审核与查验。三是深化反走私综合治理。推动完善农产品走私边境重点地区巡查长效机制,强化海关、公安、边防等执法部门“联查、联控、联防、联动”,封堵走私通道。加强与相关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的信息沟通,推动加强农产品市场和仓储等管理,进一步规范企业行为,并联合公安、工商、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同打击走私农产品违法行为。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