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港澳台·华人 正文
央媒忆香港没内地供水日子:4天供次水 300万人陷困境
2015年02月28日 09:51:11 来源: 新华网

  一个平常的周四上午,家住香港将军澳的梁先生感到很不习惯,他所居住的屋苑当天早上清洗食水池,上午要暂停食水,梁先生刷牙、洗脸的水也都要省着用了。

  不过,梁妈妈就习惯很多。她说,现在香港的年轻人没有经历过缺水的日子,但对上了年纪的香港人来说,短暂停水在生活中再正常不过。

  三面环海的香港,曾饱受淡水奇缺之苦,直到1864年才供应自来水。但开埠初期的香港,主要“水源”多靠收集山涧水和雨水,因此每遇大旱,水荒必至。

  1963年,香港遭遇百年一遇的大旱,4天才能供水一次,每次供水仅4个小时,300多万人生活陷于困境。

  当时住在中环的曾先生回忆:白天大部分时间都没有食水供应,只有每天早上和晚上供水一段时间。“香港许多人家都买大水桶用来装水,那个时候普通文职人员每月人工一百多港元,一个大水桶就要几十块,但却卖得很好。”

  在曾先生的记忆里,彼时水对香港人特别珍贵,每户人家都会循环利用:洗米的水,会再用来浇花;洗澡的水,会再用来拖地。

  这种困境在1965年得到改变——当年3月建成的东深供水工程开始正式向香港供水。仅1965年,以“供港水源”著称的东深供水工程就向香港供水150亿加仑(折合6820万立方米)。

  “很难想象没有东江水,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曾先生说,“一滴水,甚至能够挽救人的生命,它是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

  经历过几天来一次水的岁月,香港富丽华珠宝金行的孙女士也觉得那段时间实在苦不堪言。“后来,有了东江水,就好很多了。”

  “如果不是内地支持,香港哪会有这么好。”她说。

  为支撑香港、深圳和东莞三地经济的高速发展,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东深供水工程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扩建、改造,累计耗资76亿元,供水能力最终提升到如今的24亿多立方米,并且优先保障香港每年最高11亿立方米的水量。截至目前,东深工程已累计对香港供水223.48亿立方米。

  “东江水是香港的命脉,没有了东江水,香港不可能成为一个繁荣稳定的城市。”香港特区立法会议员叶国谦说。

  从小的方面来说,东深供水满足了香港等沿线地区的百姓民生需求;从大的方面说,解决了香港水源匮乏的瓶颈问题,奠定了其经济社会稳定的基础。

  对于有些人诋毁内地通过东江水赚钱,叶国谦表示:“很明显东江水的资源各个城市都抢着要,今天香港不要,也有充足的城市想要接收。”

  无论如何,50年来香港市民对缺水的恐惧已经一去不复返。由于确保对香港供水的东深供水工程的存在,曾先生再也不用担心家里会像以前一样停水了。

标签: 香港 内地 责任编辑: 沈继平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十八大以来中国网络生态环境调查:网络空间日益清朗
  • 四川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3.0级地震 震源深度19千米
  • 国务院降低失业保险费率 给社保费率整体降低带头
  • 李克强:有“红顶中介”打政府旗号搞垄断
  • 深改组部署改革“施工图” 习近平重视民众“获得感”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