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知晓恩义,小善凝聚大爱 记最美家庭袁晓恩家庭
2015年03月24日 11:05:55 来源: 浙江在线

  “38年前,我们给她取名晓恩,就是希望她能知晓恩义,长大了回报社会。现在,我们晓恩真正做到了。”养母许敏桃哽咽地说。袁晓恩,浙江省天台县一名普通打工者,一位在生命被宣判死刑时仍不忘捐献眼角膜奉献爱心的最美女义工,她的养父母将“知恩图报”的古训融入她的名字中,从她踏入社会那刻起,她的生命就与奉献和回报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最后的公益——留下自己一双眼

  2012年,袁晓恩被查出肠癌晚期,四处求医无效,今年春节前被医院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病魔让她完全无法进食,只能靠打点滴维持生命,原本100多斤体重的她瘦得只有50多斤。“我放弃治疗了,想快乐地过完剩下不多的日子”。11次的化疗,让晓恩的身体极度虚弱,但她的神情依然阳光,一对眸子依然漂亮。

  习惯了做义工的晓恩,因为身体原因再也不能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了,于是出现了莫名的焦躁。“我可以捐赠我的器官。”一有力气,袁晓恩会习惯性打开手机看看新闻,翻翻朋友圈。在看到某歌星去世前捐赠眼角膜的消息后,她把自己的心愿告诉了丈夫吴立红:“我的病情已经这样了,我想在自己走后捐出唯一能用的眼角膜,希望尽我最后一点能力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

  “她这个人心肠就是好。”知妻莫若夫,吴立红红着眼圈说,她自己身体那么虚弱了,还想着留下最有价值的东西,再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由于不知道如何办理捐献手续,去年年底,袁晓恩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出了求助信息。在信息中,她配了一张自己的眼睛特写照片。她写道:“发此照片证明我的双眸还是蛮漂亮蛮健康的,希望用得上的朋友放心使用。”

  重病缠身之下,袁晓恩必须每天注射杜冷丁才能止痛,有时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就在亲友们为她的病情担忧之际,而她却在想着公益,在设法尽自己的能力为这个社会做点什么。春节前,她向浙江省红十字会提出申请,办理了捐赠眼角膜的手续。

  “现在我的心愿已了,我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完成捐献眼角膜手续后,袁晓恩显得特别轻松。在这个善良女人的言语和神情里,写满了坚强和宁静。

  最善的心肠——换来最真挚的爱

  1977年的冬天,刚出生的袁晓恩被亲生父母遗弃,连脐带都没有处理好。好心的许敏桃夫妇收养了她。养父在她一岁的时候因故离世,养母独自一人拉扯她到11岁后改嫁。虽然身世坎坷,但养母从小就教导晓恩常怀感恩之心,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也正是在这样的教育下,袁晓恩像小太阳一样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家尊敬长辈,吃穿用度无微不至,在外真诚待人,热情周到,赢得众人交口称赞。她的继任养父在弥留之际最惦念就是晓恩这个“乖女儿”;她的好姐妹陈丽萍说:“别人有什么需要,她总是当作自己的事情一样。每次和她一起,她身上的正能量总能打动我。”

  2009年,晓恩在经历了一场失败的婚姻后,全身心地投入了天台县的义工活动,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女义工。在做义工的过程中,她邂逅了同为义工的现任丈夫吴立红。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乐于助人的心,一起参加了上百场义工慈善活动,帮助他人,收获快乐。

  然而,命运似乎对他们很不公,就在他们婚后没多久,晓恩被查出得了中晚期肠癌。当时就有不少人劝吴立红:“她这病肯定是没指望了。你图什么呀?别傻啦!反正你们又没有孩子。”他立马瞪回去:“这是我作为丈夫应该做的,我的责任,自己的老婆自己不心疼谁心疼?再说了,晓恩那么美丽善良、善解人意,我舍不得!”自此,吴立红一肩挑起服侍晓恩的重担,四处奔波,陪她求医治疗、悉心照顾,只要有一丝希望都不放过。为了让晓恩有个更好的养病环境,毫不犹豫地拿出全部积蓄,为她买了一套舒适的新房子。擦洗、喂药、按摩、解闷……这一做就是3年。

  2014年年底,袁晓恩的同学好友得知她的情况,从各地赶过来看她。他们看到吴立红那么辛苦,就商量着出钱给晓恩找个看护,却被吴立红一口拒绝:“谢谢你们的好意,但是我还是想自己来,我怕看护不知道怎么照顾她,万一不细心,让她不舒服了。我想寸步不离地守着她。”

  最美的身影——凝聚最多的帮助

  2009年9月,袁晓恩了解到义工爱心活动后,就主动加入这个团队。2个月后,她成为注册义工。

  第一次参加活动是在平桥镇敬老院。一些老人藏起脏衣服不让洗,袁晓恩从角落里找到后,用了半天时间洗了好几盆臭哄哄的衣裤。忙完后,她又帮老人洗头、剪脚趾甲,忙得不亦乐乎。

  当时,袁晓恩的收入并不高,她曾先后在外省及本地的矿企、商场打工。而义工的活动采取的是AA制,活动费用自理。日子过得拮据,但丝毫不影响袁晓恩做公益的热情。也曾有好友跟她开玩笑:“做公益活动又贴时间又贴钱,值不值啊?”袁晓恩笑笑说:“单靠我个人的能力太有限,能和大家一起做做好事,我觉得很有意义,也感到很开心。”在她的影响下,身边有10几位亲朋好友都加入了义工队伍。

  她不仅自己做义工,还经常带着和前夫生的女儿妞妞一起去做义工。有一次,她们到白鹤一对双胞胎家里走访,看着身上脏脏的、臭臭的小雅(化名)姐妹,妞妞颇有情绪、很是抵触。晓恩当时就跟她说:“你看她们现在很需要你的帮助,如果有了你的帮助,她们就可以干干净净的,就会有更多的小伙伴跟她们一起玩啦!”在她耐心的劝说下,妞妞终于主动牵起小雅的手,带她们去洗了澡,理了发,换上了整套的新衣服。也正是在妈妈的影响和熏陶下,妞妞也一直保持着乐观积极的良好心态,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的人。朋友们都笑称:“晓恩,你这是带着全家在做义工啊!”

  去年年初,义工分会通知袁晓恩参加为贫困儿童“圆梦”活动,当时,袁晓恩化疗后没有力气,她便请其他会员帮忙垫上费用。天台县义工分会副会长范顺镯心疼地说:“她一直隐瞒着病情,我们都不知道。”

  最大的心愿——传播爱的种子

  袁晓恩患病的消息传开了,她的事迹开始为人知晓,人们通过不同的途径方式为这个不幸却又幸福的女人祈福。宁波一位中医看到消息后,连夜赶来,用中药为晓恩调理身体。而奇迹也给了我们一个大大的希望:晓恩的身体有了明显的好转,能够零星地进食了。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大家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放在她这里,她也不要大家的捐助,之前她就把台州电视台“福彩帮帮”栏目的救助款让给了同一病房的病友。现在,她只是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她将爱的种子播撒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的手里。用小善凝聚成大爱,好人终有好报。

  习近平总书记说,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而袁晓恩从养父养母手里接过了“与人为善”的好家教,与丈夫吴立红一起将“与人为善、知恩图报、相亲相爱”传递给了下一代,真正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是我们广大家庭学习的好榜样。

寻找浙江“最美家庭”

标签: 最美家庭 责任编辑: 金斌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反腐致山西大量干部岗位空缺 首批省管干部出炉
  • 港媒:部分内地产卫生巾辐射超标在黎巴嫩被扣押
  • 东莞等地企业已开始大规模智能机器人换人计划
  • 雅安落马书记:被免职时民众放鞭炮 让我痛不欲生
  • 中纪委:群众来访增多 被举报人级别高者猛增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