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爱人在,哪里都是家。
团结一心,和睦互助。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尊崇孔子、尊崇儒家学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帮助饱尝生活艰辛的人们,为社会尽绵薄之力。
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只要夫妻同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没有翻不了的山。
身前多奉献、身后再捐献,要让爱心轮回,代代相传。
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精彩的人生,应该在苦干中度过。
军民鱼水一家亲,拥军是我们应尽的本分
李丁富,出生在云溪村一个贫困的家庭。
1958年20岁时到温州工作,这位衢州人在温州一蹲就是50年,并对这片土地上独特的经济现象著书立说,用宣讲的方式将“温州经验”传向全国各地……,被人们誉为“温州铁嘴”、“温州经济代言人”。
这是个特殊的“残疾人之家”:丈夫竺盛祥患有重度小儿麻痹症、肝硬化晚期,妻子谢晓曼先天失明,儿子遗传先天性白内障;这是一个脆弱的家庭,一家人你是我的眼、我是你的腿,相互支撑好不容易走到今天;但这更是一个顽强的家庭,一家人身残志坚,多才多艺,是远近闻名的“残疾三宝”。
完整的家训、家风、家规带给翁氏松房整个大家族成员人的是良好的品行。
一如家规中所描述的,翁维根和妻子胡藕儿这对携手共进的“教师组合”几十年来夫妻恩爱,相敬如宾,有商有量,和双方的兄弟姐妹均关系亲密,来往频繁。
在舟山,王婉贞一家三代组建义工队伍,做义工数十载,是舟山义工中出了名的“义工家族”。
王婉贞是岱山县爱心车队和阳光敬老义工队的队长,曾获得浙江省十大杰出义工、市优秀网格义工、市县两级道德模范等荣誉。丈夫是阳光敬老义工队的骨干成员,专为老年人免费理发,荣获县优秀义工。
创业创新和慈善公益,看上去似乎是两个不相关的事物;在邱光和、郑秋兰夫妇那里,却以“小河有水大河满”的共赢理念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在创业进取、创新发展的同时,不忘回报社会,济世助人,唱响了一曲激情奋进的创业之歌和宏大博爱的济世之歌,营造了一个和睦相处、共同进步的美好家庭。
在杭州梅花碑社区有这样一家人,一家三口都是身怀绝技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共同努力,从不言弃,将传承和创新民间艺术之路正越走越宽。
户主鲁立清,生于“杂技之乡”河北吴桥,有吹糖人、剪纸、拉大片等多项手工技艺,如今是位新杭州人。早在1995年,他便获得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共同颁发的“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
陈桂枝家庭,浙江省台州市三门县海游街道,家庭人口5人。
陈桂枝,今年70岁,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从自己口袋贴钱进行义务反扒22年,到破格录用为人民警察,并成为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再到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公安战线英模和全国劳模,先后两次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南浔,王一士家庭可谓家喻户晓,他们一家人以传承湖丝文化为己任,除了乡下辑里村的小展览馆,开设在古镇内的“辑里人家”每年都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驻足观赏,流连忘返。
他们一家人吃住都在“辑里人家”,沉醉在水乡古镇的传统文化中,他们一家人互帮互助,其乐融融。
胡中祥,1968年出生,1989年参加工作,从教24年,因伤眼睛视力一直不好,近十年来,已接近全盲,然而在妻子的帮助下,他依然坚守在教育第一线,从不向学校领导叫苦叫累,从不要求减轻工作负担,他不但承担了一个正常老师的正常工作量,而且比一般老师干得更出色。
现在他担任初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和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在各级各类考试中,位于全县全列。
杜苏凤家庭,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鹤城镇,家庭人口5人。
近几年,杜苏凤和爱人带领着乌克兰的华人华侨主动参与当地慈善活动,融入当地社会,提升华侨在当地的自身地位、社会价值,提升华侨在当地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他们参加当地扶贫救灾,看望并以各种形式帮助孤寡老人、孤儿院、残疾人学校等,身为乌克兰中国商会会长的贾国平先生,更是把侨胞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以前,他写60多页的情书,她笑得合不拢嘴。他在家做饭,她外出逛街。他唱歌弹琴,她倾听崇拜。他们的日子幸福美满。
如今,他躺在病床8年,唯有眼球能动,她在身边照顾没日没夜。他们的日子以爱之名、希望之佐,温暖人心。他是渐冻人——汪建华,她是汪建华的妻子——吴梅丽。
在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樟潭街道下埠头村,93岁的胡金凤老人和丈夫苏裕隆育有9个子女,如今9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每个子女都有了自己的儿孙,原本的14口人变成了如今的43口人。
多年来,九家人之间团结互助、尊老爱幼、亲密无间,尽管人口众多,却没有争吵、没有纠纷。
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