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6月25日电 境外毒潮持续泛滥,境内毒瘤加速蔓延。毒品这朵造就无数人间悲剧的“恶之花”正侵蚀着社会和谐根基。
禁毒,事关国家安危、民族兴衰、人民福祉。26日,国际禁毒日前,国家首次公布毒品形势报告。与此同时,数万名缉毒干警深入丛林、翻越山脊、守卫都市,将毒瘤斩断在灰暗角落。
利剑出鞘,雷霆万钧,禁毒持久战从未中断。
重拳出击遏制“毒虎”
“1400万人吸毒,5000亿元直接经济损失”——国家禁毒委公布的《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下称《报告》)第一次详细描绘了我国禁毒的严峻现实。
“毒害”猛于虎,尤其是对青年人的残害。在目前全国发现、登记的295.5万名吸毒人员中,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过半,而随着具有迷惑性的“新型毒品”日趋泛滥,禁毒压力与日俱增。
“一人吸毒,全家遭殃,无一例外。”目睹许多“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悲剧故事,一位从事禁毒工作20余年的缉毒警察感叹说,1400万吸毒人员背后有无数家庭陷入悲痛哀伤。
为最大限度减少毒品的社会危害,保护人民身心健康、维护社会秩序,中国已将禁毒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新高度。
“硬撞也要把贩毒的卡车撞停!”带着“红头命令”,一线缉毒干警们日夜兼程抓捕毒贩,“多抓捕一名毒贩、多截获一袋毒品,可能就挽救了一个家庭。”上海一名边防缉毒干警如是说。
数以千计的抓捕行动中,极其狡猾隐蔽的手段也没能逃过缉毒人员的火眼金睛。2014年8月,海南文昌公安边防支队破获了一个跨省、跨地区贩毒网络。十余公斤毒品被藏在汽车备胎内,备胎的外观和重量都经过精细处理。到达海南后毒贩本以为顺利通关,却被卧底多时的缉毒干警直接抓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毒品犯罪也逐渐通过网络平台快速蔓延。”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说。
在今年上半年的聚众吸毒案件中,大多数聚众吸毒人员都是通过社交工具联系,有的毒贩甚至通过网络公开兜售毒品。
日前,国家禁毒委等9部门成立了互联网禁毒工作小组,打击互联网违法犯罪活动长效机制首次破冰。自今年4月开始的集中打击和整治互联网上涉毒犯罪专项行动,已关停取缔涉毒网站832家,封堵境外涉毒违法网站1471个,破获各类网上涉毒案件1.5万件,抓获犯罪嫌疑人3.3万名。
打击毒品离不开国际合作。中越边境地区联合扫毒、中塔联合查缉行动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沉重打击了毒品犯罪的嚣张气焰。仅2014年中国执法部门破获外国籍人员毒品犯罪案件1479起,抓获外国籍犯罪嫌疑人员1832名,涉及西非、南美、东南亚等44个国家和地区。
“毒瘤”变形贻害蔓延
“合成毒品滥用的数量和比例首次超过海洛因等传统毒品的比例。”《报告》揭示了当前“毒瘤”变化的新态势,“合成毒品滥用”为禁毒战线再一次吹响了冲锋号。
“一些人对合成毒品的危害本质认识不是太清楚,糊里糊涂地尝一口、试一试,逐渐就回不来了。”刘跃进说。
世界上最大的谎言莫过于“新型毒品不上瘾”。一名战斗在一线的缉毒干警无奈地说,这一误读几乎成了合成毒品蔓延的最大诱因。
实际上吸食任何毒品都会产生依赖性,不仅会引发肾脏等各类器官疾病,而且吸毒直接产生的幻听、被迫害妄想症、精神恍惚等症状会对个人及社会安全造成无法预估的重大危害。
“被迫害妄想症的危害在于,吸食者可能不受控制地伤害自己最爱的人。”记者在戒毒所里见到了因吸毒杀害亲生母亲的王辉(化名)。几个月前,一次吸毒过后,王辉以为在床上熟睡的母亲会伤害他,瞬间的恐惧竟让他用石头砸死了睡梦中的母亲。
新型合成毒品不再需要漫长的种植、收割、加工过程,“神仙水”、“K粉”、“冰毒”等合成毒品因生产工艺简单、生产周期短、价格相对较低、便于携带等特点,正以更为隐蔽的方式快速蔓延传播。
“越来越多的贩运者正通过物流快递运输毒品。”海南公安边防总队文昌公安边防支队执法队队员王斌(化名)说,“毒贩除了拉拢女性、未成年人参与运毒,还在茶叶、月饼甚至粽子中藏匿毒品,有时为了蒙蔽快递检查甚至混杂在成百上千的同类货物中,连缉毒犬都难以发现。”
“圈子效应”则使得毒品快速在演艺明星等群体中蔓延。广东、北京等地一线缉毒干警告诉记者,“想要加入圈子,先吸一口”成了很多“朋友圈”的入圈标识。
根据近年来北京警方抓捕通报可以看到,部分明星艺人已从单纯吸毒行为上升到聚众吸毒、容留他人吸毒、非法持有毒品等犯罪行为,圈子不断扩大的同时,吸毒量和扩散人群都有不同规模的扩大。
根除“毒害”需要长效机制
毒品类型多样化、贩毒渠道多元化、犯罪网络国际化……毒品犯罪日益严峻的当下,仅靠一个部门之力难以形成有效打击。专家认为,打赢禁毒这场人民之战,要统筹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手段,综合采取禁吸、禁贩、禁种、禁制等源头性、综合性措施,形成各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长效机制,才能巩固扩大禁毒成果。
互联网禁毒需新技术保障。
“在以网治网的基础上,可以运用大数据、遥感等新技术手段,用科技利剑斩断毒品罪恶之手。”吉林省公安厅禁毒总队高级工程师范广怀说,例如探索卫星图像识别大麻或罂粟种植区,未来对传统毒品种植和运输的打击将更易发力。
打击贩运渠道需加大物流监管。
“物流为运毒提供便利的现状一定要大力扭转。”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常务副会长王德荣表示,要尽快对物流快递企业的寄送物品实施严格的收发实名登记和货品检验制度,同时要在物流企业和公安机关之间建立通报机制,从而在运输过程中拦截毒品并溯源打击毒源。
遏制新型毒品需厘清易制毒化学品列管名单。
“要管住合成毒品快速蔓延的势头,还要加强各种易制毒化学品在生产、流通各方面的限制。”上海市禁毒办副主任郑伟建议,易制毒化学品列管名单犹如“照妖镜”,很容易让非法制毒者浮出水面,加快名单的完善更新,能够有效遏制新型毒品层出不穷的局面。
关键是让禁毒观念深入人心。
“让禁毒宣传更接地气、更触动人心”成为不少基层干部群众的期盼。针对不同社区和群体的情况,海南公安边防总队文昌公安边防支队支队长韦一新说,禁毒宣传中我们会选取最新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案例,以视频图片等形式更为直观地表达出来。
记者在海南省文昌市看到,基层边防干警在进行常规禁毒宣传基础上,还向群众展示了缉毒行动的图文视频,讲述了行动中目睹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并且通过图片展示了毒品对人体的巨大危害。从宣教到交流的方式转变,让禁毒宣传在偏远的乡村得到了更多的认同和“点赞”。
从无毒家庭到无毒社区,从无毒乡村到无毒城市,构建无毒社会需要从一个个微观社会单元做起。
面对“毒瘤”之殇,国之利剑已然高举。(执笔记者:姚玉洁、魏骅、郭翔,参与记者:白阳、朱翃、吴昊、李金红)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