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完善采购制度体系,优化管理流程。组织对国贸公司前期已制订的128个管理制度和66个管理流程,进行了重新清理。整改期间,新增供方廉洁分级管理、采购资金支付规则等4个管理制度;修订了供方管理、采购招标管理、价格管理、相关贸易管理、钢材出口等10个制度,优化了煤炭采购、矿石采购2个核心业务流程,从制度上解决采购环节管理混乱问题。
三是加大采购业务公开力度,强化权力监督。整改期间,公司组织对国贸公司全部重点敏感岗位进行逐一清查,清理出447个廉洁风险点、451个权力点和328个制度约束点,作为防止利益输送的重点来抓。充分发挥采购重点业务信息公开系统的优势,将计划、合同、价格、质量、供应商和库存等6大重点业务、28个方面重点采购信息纳入动态监控;针对备件材料采购“带帽计划”个性问题,系统及时披露每笔业务的经办审批人员、供方名称、采购价格等信息,相关单位齐抓共管;全面公开供方名册,根据供方廉洁分级最新要求,公布蓝名单161家、黄名单6家、黑名单290家,纪检监管部门可实时就异常变化向专业部门发出函询,对采购活动进行重点关注和监督,变事后监控为事中动态监控。
四是严肃追责问责,尽力减少损失。巡视期间,武钢认真反省国贸公司有关利益输送问题。针对武宝联公司情况,2010年国贸公司将应付武宝联的账款予以没收,并上缴公司罚没账户,挽回经济损失83万元,(现因该公司涉及孙文东案件,追回损失事宜待司法判决后武钢再做处理)。公司通过拉直所有国有大矿煤炭采购,可节约成本4580万元/年,取消有色金属中间商可节约成本1000万元/年。巡视期间,除被司法追究的相关人员外,国贸公司另有23人受到严肃追责。
五是开展采购管理专项治理。公司采取单位全面自查与重点检查结合、梳理管理流程与清理规章制度相结合、集中专项整治与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的模式,深入开展清理采购领域利益输送问题和廉洁风险点工作,除国贸公司外,其他单位共排查出采购问题85项,清退不合格供应商75家,追究责任103人次(其中:党纪处分30人次,政纪处分31人次,诫勉谈话3人次,经济责任制考核39人次),制订整改措施174条,完善制度80个,优化管理流程58个,推动公司建立健全协同有效的采购管理流程及制度体系,并以信息化手段促进采购业务公开化,杜绝采购领域利益输送和腐败问题重复发生。
关于营销领域的利益输送和廉洁风险点问题,通报指出:
一是全面清理营销领域出现的利益输送问题,大力拓展营销渠道,增加直供客户,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围绕价格管理核心,面对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把“同质不同价”个性销售政策的规范化和提高直供比例问题作为整改工作重点,同时组织各单位查找营销业务各环节的管理漏洞,查找出64个需整改事项,制定了115条整改措施并逐一落实。新增29家优质客户,清退不合格分销商19家,营销总公司把8家重点品种客户转入直供渠道,钢材销售直供比例将达到62.32%,比巡视前提高6.51%。
二是严格营销制度执行,强化检查监督。对营销工作中制度执行不严,存在利益输送和廉洁从业等方面问题严肃追责。根据整改工作要求,结合服务客户需要,公司全面组织开展营销领域价格管理、合同执行、资源计划、运输仓储、产品质量异议等环节制度执行情况检查,通过抽查2012年至2015年6月的营销合同执行情况,巡视期间对151人次相关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其中:党纪处分3人次,政纪处分3人次,通报批评27人次,诫勉谈话14人次,经济责任制考核104人次)。
三是建章立制,促进营销管理提升。整改期间,公司建立完善营销管理制度75个,优化价格、渠道、仓储、物流、结算以及质量异议处理等方面管理流程39个,同时制定下发了营销领域价格管理等敏感岗位人员权力清单,强化信息系统建设,新建价格决策和价格文件发放管理系统,与公司现有的ERP、CRM、SCM等价格执行系统对接,实现价格策划、决策、执行、监督等全流程网上运行,确保营销工作高效、公平、公开、阳光运行。
四是开展废次材处理专项整改工作。公司组织职能部门及相关单位全面清理所有废次材处理项目的制度依据和业务流程,查找废次材流向、价格制定和资源供应等环节管理漏洞。针对制度不完善、部分项目存在与外单位合资、用料单位没有及时返回边角余料等不规范问题,公司已暂停废次材处理。正在修订完善《武汉钢铁(集团)公司二次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废钢铁管理办法》,明确废次材处理项目的规划管理原则,完善废次材资源配置和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强化废钢铁回收管理要求等。同时,严格审核合资方资格,杜绝废次材处理过程中发生利益输送或廉洁风险问题。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