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在中国-东盟信息港论坛打击网络犯罪分论坛上,主持人中国互联网协会秘书长卢卫的开场白让人印象颇深。
“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网络空间安全,多年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安部、工信部等多个部门多次开展各类专项整治和专项行动,与网络犯罪和不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网络犯罪行为就像韭菜一样,割完一茬又长一茬。”
卢卫用一组数据来证明打击网络犯罪的严峻形势:据2015年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显示,90%的网民认为隐私权是重要的网民权益,但有70%的网民遭受过网络身份、网络活动信息的泄露。中国互联网协会12321举报中心今年上半年接到的105件举报中,八成涉及网络安全,有的甚至是网络犯罪,包括隐私的窃取、流氓行为、诱骗欺诈等。
“这些数据表明,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涉及的用户越来越多,隐蔽性、欺骗性也越来越强,呈现出跨区域、跨行业、跨平台的态势。”卢卫说,需要政府、企业以及各个机构的合作与共享,从源头上遏制网络犯罪。
侵财类犯罪成为发案率最高的网络犯罪类型
中国公安部十一局副局长钟忠在论坛上发言指出,当前一些网络犯罪新的动向和苗头值得我们关注:
——网络侵财类的犯罪频发多发,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当前网络诈骗、网络盗窃等借助互联网实施的侵财犯罪已经成为发案率最高的网络犯罪的种类,比如网络淫秽案件,往往伴随着收取会员会费等非法方式的牟利。黑客案件也往往伴随着敲诈勒索,以非法牟利为目的倒卖公民信息的案件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网络犯罪。为了谋取高额非法利益,一些不法人员已经形成了利益链条、网上黑市和地下产业链,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一些利用网络筹资、网络贷款诈骗等新型的网络犯罪形式不断出现。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