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开发民族传统文化
天山天池风光旖旎,2013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名录。哈萨克民族风情园位于阜康市三工河乡,就在天山天池景区内。为保护、恢复河谷生态,2005年,阜康市对三工河谷进行综合整治,建设了阔克胡拉和吐勒巴尔两个民族风情村,统称为哈萨克民族风情园,将河谷内散乱的旅游经营户集中入园。2009年,以风情园经营户为主体,又成立了瑶池旅游合作社,入社社员102户。
园里的102户经营户,大多是土生土长的哈萨克人。游客在园里不仅可以看到哈萨克族的手工刺绣、服装、古老毡房,欣赏民族歌舞表演,还可以吃到民族特色小吃,参与婚俗表演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哈萨克族民俗。合作社理事长哈克·艾布力汗说:“游客来到这里以后,就知道哈萨克族的生活是什么样。”
伊宁市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也是一个保护性开发的典型,这里是维吾尔、回、汉、哈萨克、塔塔尔等民族聚居区,区内有清代乾隆年间建造的陕西大寺、拜图拉大寺,分布有古建筑300多幢。2007年开始,伊宁市将其打造成大型原生态人文景区,现在是国家4A景区。这几年,帕丽丹·库那呼老人像平常一样生活着就可以赚钱。“旺季每个月可以收入五六千元,淡季每个月也有两千多元。”老人介绍,在她家里可以尝到特色餐饮、茶点,还可以观看打馕的过程。
文化发展谱写崭新篇章
走进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原创展览《舞动生命·乐扬心声——新疆古代舞乐艺术的记忆》每天都吸引很多人来参观。“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新疆博物馆事业得到很大支持,我们也不断改进工作方式。以前是‘等人来’,现在是‘请人来’。过去馆内的展览很长时间不换,现在我们一年在国内外要办十几次展览,没有政府的支持是不可想象的。”新疆博物馆馆长侯世新说。
舞蹈、文学等多个艺术领域都有新的举措。今年的第四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引来国内外一片赞扬声,15天时间里,来自国内外的25个演出团体为新疆各族观众带来了78场精彩表演。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阿扎提·苏里坦介绍,新疆还相继启动了“新疆文库”“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同时,新疆今年安排1800多万元财政资金,实施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手机报下乡工程,支持运营商向全疆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手机用户免费发送维吾尔语、哈萨克语手机报。
(光明日报乌鲁木齐9月14日电光明日报记者蒋永峰王瑟光明网记者刘家铭)
- 着力健全确保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
- 中办国办:国有文化企业内容导向存问题将关停
- 扶起来 留下来 带出来(新疆跨越60年)
- 江苏援疆落细落小(新疆跨越60年)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