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报道·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东三国】
一元复始,岁序更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再次扬帆远航,最令人瞩目的莫过于习近平主席年度的首次出访。在许多观察人士看来,国家元首年度首访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往往体现着一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和基本理念。从俄罗斯到非洲三国,从巴基斯坦到印度尼西亚,习主席历年首次出访无不精彩纷呈、成果丰硕,让人印象深刻。新年伊始,习主席对沙特、埃及、伊朗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将到访阿盟总部,会见伊斯兰合作组织、海湾合作委员会领导人。今年恰逢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开启外交关系60周年。这是十八大以来中国国家主席首访中东,将实现对世界主要方向高访“全覆盖”,必将成为一次继往开来的历史性访问。
图为船只通过埃及苏伊士运河。新华社记者 潘超越 摄
用情传承友谊,这是一次深化友好之旅。中国古语云:“古交如真金,百炼色不回。”阿拉伯谚语则说:“真友情无终点,真朋友亦永存。”中国和中东地区同为古老文明的发源地。2000多年来,中阿两大民族的友好交往沿着陆上、海上丝绸之路薪尽火传,郑和、伊本·白图泰等友好使者书写了中阿交往珍贵的历史篇章。新中国与中东开启外交关系一个甲子的历程更见证了双方友好合作关系的长足发展。相似的历史命运、共同的发展愿望使中阿传统友谊面对国际风云变幻和各自国内情况的变化,一以贯之,历久弥坚,从未因一时一事而改变,彼此成为互信、互助、互学、互鉴的真朋友、好伙伴,堪称“南南合作”的典范。
进入21世纪,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机制应运而生,引领双方合作进入提质升级的新阶段。“阿拉伯之春”爆发以来,中东国家在维护和平稳定,促进发展繁荣方面面临严峻挑战,“向东看”成为普遍趋势,地区国家对中国在该地区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抱有更高期待。此次习主席接受邀请,以访问三国为契机,以点带面,辐射整个中东,拓展、充实中阿全面合作、共同发展的战略合作关系,既彰显出中东地区在我外交全局中的独特地位,又体现了中方对中阿传统友谊的珍视和对中阿友好合作的信心。无论是传统友好的深度还是双边关系的高度,都将因此次访问而得到显著提升。
用心谋划合作,这是一次实现共赢之旅。实现发展是当下中东国家的共识和热切期望。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没有和平,实现发展只是空虚的幻影,而发展滞后又成为酝酿新一轮动荡的温床。中东乱局,归根结底,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均衡、不可持续问题造成的。众所周知,埃及政局动荡以来,旅游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遭受沉重打击。2011年,接待外国游客数量出现断崖式下降,同比锐减50%之多。沙特、伊朗长期依赖能源出口的经济模式也因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国际油价持续走低而难以为继。
习主席此访恰逢其时,给三国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合作方略和携手共赢的坚定信心。2014年6月,习主席在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同阿拉伯国家因为丝绸之路而相知相交,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合作伙伴。着眼当前,沙特正努力调整国内单一经济结构,谋求经济多元化健康发展;埃及经历乱局,民心思定,国内各领域建设百废待兴;伊朗迎来伊核问题达成全面协议之后的发展机遇,将更多聚焦经济、改善民生。对中国而言,今年是“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全面深化改革迈向新征程,调结构、转方式、促创新处于关键时期。中阿发展战略深入对接将为双方实现共同发展提供宝贵机遇。此访期间,习主席将宣布新一批中阿务实合作举措,推动双方共建“一带一路”。这必将扩大中阿双方利益聚合交汇,有助于中东国家尽快走出发展和安全困境,也有利于中国经济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用智助力和平,这是一次开拓创新之旅。中东地区资源富集、地缘位置独特,是当今世界热点问题最集中、最突出的地区之一。长期以来,中国在中东地区问题上始终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主持道义,弘扬正义,积极推动巴以和谈,大力斡旋叙利亚危机,合力促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赢得越来越多的信任与赞誉。
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和支持阿拉伯国家自主探索适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但不干涉内政不等于不作为,中国始终从中东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同各国政府和各派政治力量保持接触,推动以对话而非对抗、政治解决而非暴力冲突来实现政治稳定、民族和解、国家和平。在当前中东局势复杂敏感、面临挑战的关键节点,作为负责任大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中东国家信赖的可靠伙伴,中国不会缺席。此次习主席如约出访,再一次展示了中国为朋友担当、为和平尽责的大国风范,将为缓解地区紧张局势作出应有贡献。
当历史经纬、现实需求与未来愿景交汇在一起,中国与中东地区友好合作呈现新气象、迸发新活力。在中国与三国共同努力下,习主席中东之行必将助推中阿务实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惠及各国人民,为新一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写下恢宏开篇。有理由相信,刚刚开始的2016年,将听到更多来自中阿合作的好消息,见证更多中国开展全方位友好合作的新成果。(张耕源)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