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开罗1月19日电(记者 王雪 马明良)2016年1月,尼罗河畔的埃及首都开罗已经春意融融。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到访埃及,今年注定将成为中埃文化交流史上不平凡的一年。
“埃中两个伟大的文明在古代由丝绸之路联接在一起,是人类文明史上友好合作、交流互鉴的典范。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即将访问之际,埃中两国将再为古老佳话注入新的活力!”埃及文化部长赫尔米·纳木纳在2016埃中文化年新闻发布会上开宗明义。
2014年12月埃及总统塞西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中埃关于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提出“双方欢迎于2016年两国建交60周年之际在埃及举办中国文化年,在中国举办埃及文化年”。
习主席到访埃及,将是中埃文化年的点睛之笔,必将开启中埃文化交流的新时代。
据悉,为配合习主席到访,中埃双方近期将在位于埃及南部的著名古迹卢克索神庙共同举办文化年开幕式。在此后的一年时间里,双方将共同组织演出、艺术家互访、文化交流、文物展等一系列涉及教育、新闻、出版、影视、宗教、体育等领域的活动。
“数千年来,中国与埃及两大文明古国的联系从未中断,尤其是自埃及与新中国建交以来,两国文化交流一直在不断深化、拓展,作为一名在埃及的文化工作者我感到非常荣幸,”中国驻埃及大使馆文化参赞、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主任陈冬云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陈冬云介绍,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是目前中国在西亚和北非地区建成的唯一一家文化中心,承担了中埃两国文化交流的主要工作。
“仅在2015年,开罗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文化交流活动约80场,参与文化交流、教学培训等活动者达3.6万多人次。在2016中埃文化年期间,各类演出、交流、培训、对话、互访等活动将有数量上的飞跃和质的创新,”陈冬云说。
陈冬云说:“今后,中埃两国的文化交流还将逐渐进入‘大文化’领域,涵盖传统与当代文化、文学艺术、图书出版、语言教学,甚至城市规划、宗教交流等等。”
文化中心内有一栋白色小楼和整洁的庭院。在这里,汉语培训、武术课、手工艺展览、图书交流等活动,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我来这里工作已经12个年头了,”开罗中国文化中心汉语教师宋业瑾在中心内一间教室里对记者说。“在这些年里,我见证了中埃两国文化交流的发展。”
“比如,在我刚到埃及的时候,这里只有3所大学开设了汉语系,目前已经有9所大学开设汉语系,学习汉语的学生越来越多了,”他说。“埃及学生的与众不同在于,他们学习汉语一方面是出于兴趣和对中国文化的喜爱,另一方面是为了就业,因为汉语人才在埃及的就业渠道很宽。可以说,汉语学习在埃及深受欢迎。”
“学生们确实热爱中国的文化,不管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在中心举办过的中国传统歌舞表演、武术表演、乐器演奏,都受到观众的追捧。我觉得这就是中埃两国文化交流的基础,”同在文化中心工作的武术教师马宏武说。
谈到中埃文化交流,开罗大学中文系主任、孔子学院埃方院长李哈布博士说,围绕“一带一路”这个主题,开罗大学孔子学院正在计划一系列面向学生、教师、社会民众的文化活动。
李哈布说:“习近平主席访问埃及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不仅将带来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飞跃,更将带来两国文化交流的飞跃,作为在埃及的汉语教师,我非常期待。我认为习主席此访将翻开埃中文化关系的新篇章。”
在孔子学院的橱窗里,陈列着埃及学生们到中国交流时拍摄的中国长城照片、毛笔字比赛作品以及汉语歌曲、诗歌等比赛留影。
“我喜欢所有跟中国有关的活动,它们让我更加了解中国的文化艺术。我认为中国比其他国家更重视文化方面的交流,还向全世界学汉语的学生提供到中国去看看的机会,这对我们的就业非常有好处,”一位中文名为美琪的埃及姑娘对记者说。“现在在埃及,学习汉语已经是一件很酷的事儿了。”
另一位中文名为大伟的埃及小伙子则说道:“我参加过许多中国组织的文化活动,也去过中国。我很佩服中国的领导人和政府,因为中国重视教育和对外文化交流,在取得巨大发展成就的今天,还能够以谦虚的姿态同各国开展交流,我觉得太了不起了。”
他说:“中国让我佩服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尊重每一个国家、每一种文化,所以埃及人和中国人能够成为好朋友。”这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竖起了大拇指并用标准的京腔对记者说:“中国,倍儿棒!”
- 【习主席中东之行大家谈】“一带一路”让中国与中东国家携手发展
- 【习近平中东之行专家谈】习近平出访中东,“不缺席”的和平外交
- “习主席中东之行专家谈”:出访沙特,继往开来的友谊之旅
- “中东时间”开启中国外交新亮点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