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时政 正文
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中伊战略合作展现出勃勃生机
——访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
2016年01月22日 16:14:20 来源: 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王涛 郑彬

  在伊朗国家博物馆展出的明青花瓷器,是古丝绸之路留下的印记。经济日报记者 王涛 摄

  伊朗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其国内每升汽油售价为10000里亚尔(约合2元人民币)。图为车主在加油。经济日报记者 王涛 摄

  马斯坎银行是伊朗重要的银行之一。图为马斯坎银行一家分行的外景。经济日报记者 王涛 摄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伊朗是地区大国,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中伊是传统友好国家,发展中伊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中伊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大有可为。习主席此次访问将极大地促进中伊两国战略互信,有力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并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中国的智慧和建设性力量

  中国驻伊朗大使庞森日前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习近平主席此次访问伊朗是中国领导人时隔14年再次访伊,对中伊关系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必将在中伊交往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庞森认为,14年来,中伊关系历经风雨而弥坚,目前已进入全新发展阶段。在中方的积极参与下,去年7月伊朗与六国达成伊核全面协议,这为两国互利合作提供了新的契机,中伊关系发展面临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机遇。习主席此次访问将极大地促进中伊两国战略互信,有力推动两国各领域的务实合作,并为本地区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带来中国的智慧和建设性力量。

  记者:中伊关系现状和近年来中伊友好往来情况如何?

  庞森:目前,中伊关系平稳发展,两国高层保持密切接触,经贸合作逐步深化,人文交往丰富多彩。

  两国政府换届以来,双方高层交往不断。习近平主席与鲁哈尼总统在国际场合多次会面,去年鲁哈尼总统还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就双边关系与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为两国关系规划了蓝图。此外,两年多来,两国互派了多个高级别政党、政府、军事、议会友好访问团组,两国政治关系可谓根深叶茂,政治互信不断增强。

  在经贸方面,中国连续七年保持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是伊朗最大的石油及非石油产品出口市场。2014年,中伊双边贸易额达到518.5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受石油等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因素影响,2015年前11个月,中伊贸易虽有所回落,但中国继续维持伊朗最大进出口贸易伙伴国地位,两国经贸合作内生动力依旧强劲。两国在工程承包、技术合作、基础设施等多个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能源、交通、通讯、汽车、建材等方面的合作不断深入。中石化、中石油以及奇瑞、一汽、华为、中兴等企业在伊都有重要项目,在伊朗客户中建立了良好口碑。

  与此同时,两国人文交往也可谓异彩纷呈。近年来,双方互相举办了文化周活动,伊朗连续两年举办“中国电影周”。2015年8月,中国爱乐乐团“丝绸之路”巡演在德黑兰成功举行,取得了圆满成功。此外,两国文化、教育、智库、图书馆团组频繁互访。

  记者:习主席此次访伊将有哪些重要成果,将会有哪些合作亮点?

  庞森: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将就双边关系与重大国际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为两国发展规划新的蓝图,为双方的战略合作注入强劲动力。双方将就中伊贸易一系列重要问题达成共识,确定两国未来的重要合作领域。两国将在国际产能合作、互联互通、投资、油气、能源、人力资源开发、文化交流、信息通信、海关等多个领域签署多项协议或备忘录,为中伊经贸合作的机制化奠定基础。

  记者:习主席此次访问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有何影响?

  庞森:习主席此次访问无疑将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在本地区走深走实。伊朗是丝绸之路上的文明古国,处于“一带一路”的交汇之地,是中方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伊朗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理地位,还濒临中东海上运输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南部的阿巴斯港是波斯湾地区吞吐量最大的海港之一。因此,伊朗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重要作用。伊核问题全面协议的达成,更为两国互利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和广阔空间。

  记者:“一带一路”建设将如何推动中伊两国关系的发展,您对未来中伊关系发展有何展望?

  庞森:中伊政治互信牢固,发展战略契合,合作基础良好,“一带一路”建设将对中伊两国关系的发展形成强大推动力。伊朗政府对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态度积极,中伊双方希望以习主席此访为契机,推动双方在“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深度对话,扩大双方在经贸、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各个领域的合作,造福两国和地区人民。可以预见,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不断推进,中伊双方在贸易、能源、轨道交通、港口、电信、汽车、产业园区等各方面的合作将得到显著深化与拓展。“一带一路”建设也将极大促进双方人文交流,对中伊文化互鉴、两国人民增进相互了解发挥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伊朗是地区大国,在中东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中伊是传统友好国家,发展中伊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和繁荣。中伊两国合作潜力巨大,合作前景广阔,未来大有可为。(经济日报记者 王涛 郑彬)

标签: 中国|伊朗|战略合作 责任编辑: 陈斌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延边雾凇美如画
  • 75所部属高校毕业生2015年就业与专业相关度提升
  • 北京居住证制度下半年实施 积分落户方法也将推出
  • 中国多地遭遇历史同期最低温度 暖冬咋变寒潮?
  • 中小学为应对雾霾天 将缩短暑假延长寒假
相关阅读
  • 【习主席中东之行大家谈】中国何以享有超规格高礼节的贵宾待遇
  • 【习主席中东之行大家谈】习近平“三大关键”为中东和平贡献中国智慧
  • [记者手记]波斯湾畔中国风
  • “数”说中阿友好合作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