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媒体和专家学者非常关注中国公布的经济数据,多家媒体刊发了专家学者对中国经济的评价和分析。
德新社的报道称,尽管中国经济去年增速为25年来最低值,但德语区多位专家认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比近来市场所担心的局面要好得多。他们一致认为,最新的中国经济数据是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全面转型的良好佐证,中国正在从发展中国家向现代化的工业国家迈进。
列支敦士登VP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托马斯·吉策尔评价称,中国经济仍然保持着良好势头,数据是对“流言蜚语”最好的回应。与以往相比,中国经济增长势头的确趋缓,但这符合中国政府的预期。德国NordLB银行专家弗里德里克·昆策表示,从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上看,既没有令人“大吃一惊”,也没有外界此前担心的“硬着陆”现象发生。昆策认为,今后服务业将成为中国经济活力的重要发动机,中国国内市场重要性普遍提升。
德国《onVista》专业金融信息网站报道称,看待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不能简单化地用“一刀切”标准。中国幅员辽阔,东西部不同省份和各行业间发展水平存在巨大差异,仅看单项数据无法了解真实情况。实际上,中国改革现状已经呈现诸多积极信号,表现比大多数工业国家都好。中国经济正出现高科技引领和服务、消费主导的发展趋势,这种变化有利于投资者的长期性投资获利。
该网站分析称,在中国去产能、提能效的过程中,会出现一批私营、优质中小型企业。它们是转型中的代表,具备高效灵活、充满活力的特征。这些企业可以保障利润最大化,拥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今后,中国投资前景最好的企业将主要集中在消费、服务、自动化、健康医疗、信息技术和环保领域。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一旦转型成功,发展成为以创新和高科技产业为主导的经济体,对世界经济也将产生积极影响。有眼光的投资者不会因中国经济出现的某些短期困难而放弃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汇丰银行(德国)有限公司外汇销售主管斯文·于尔根森表示,中国正处于经济增长的调整期,人民币出现波动是其自主性增强的标志。于尔根森认为,中国充足的外汇储备使其未来也能保持经济活力。尽管人民币贬值对中国经济有益,但这绝非中国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近期,中国股票市场的波动并不需要引起过多的关注,因为中国股市中小投资者占绝大多数,与国际市场并无显著联系。
德国证券交易所首席执行官卡斯滕·肯格特接受德国《星期日世界报》采访时指出,中国金融贸易的地位正不断提升,特别是上海,即将发展成为证券市场的新巨人。肯格特认为,虽然中国股市近来不太稳定,但总体看,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地把控着局面,不必对此过分担忧。(经济日报驻柏林记者 王志远)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