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
国内国际
报料电话:0571-85311890
  • 即时报
  • 新闻发布会
  • 民情在线
  • 浙江视界
  • 评论
  • 高层
  • 人事
  • 文娱
  • 论坛
  • 分享到新浪微博
  • 分享到腾讯微博
  • 分享到微信
  • 分享到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治国理政地方谈】“三同” 促城乡协调发展上台阶
2016年04月05日 19:53:42 来源: 殷建光

  今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时指出: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作为最年轻、市情也最特殊的直辖市,如何才能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协调发展之路?近年来,重庆不断探索,交出了自己的“答卷”(4月4日重庆日报)

  这份答卷,写满人民幸福,发展和谐,是一份美丽答卷,这份答卷的主要内容就是“三同”加强薄弱区域建设。

  发展同步。过去,城市发展快,农村发展慢,是基本现实,根本原因是因为农村没有找到自己正确的发展道路,现在,我们积极进行城乡协调发展,努力探索和发现农村发展的道路,让农村的发展速度与城市同步,甚至比城市发展还要快,比如农村土地流转搞规模经营,比如农村发展旅游,比如根据所处的功能区域发展自己的特色产业,总之,薄弱区域之“薄弱”变成了一种发展资源,再加上政府政策“不取多予” “少取多予”,“促品提质”的扶持,发展同步时代悄悄走来。城乡协调,发展速度首先协调起来了。

  要素同权。过去,农村的生产要素是呆板的,机械的,被束缚住了,现在,随着土地确权工作的全面普及,农村的生产力要素有了权利,呆板机械的资源活起来了。劳动力、资本、土地,是最重要的三大生产要素。重庆通过制度创新,让这些要素在城乡、区域之间有序、顺畅流动,激发了薄弱区域、薄弱产业的活力,让薄弱区域的生产力要素爆发出强大的活力,必然促进薄弱地区的快速发展。重庆通过制度改革,盘活“沉睡的资源”,积极探索将承包地、林地、宅基地、农村塘库堰、地上种植物及大棚等纳入抵押物范围,去年全市农村产权抵押贷款达到800亿元,这是薄弱地区发展的巨大资金力量。

  生活同质。城乡协调发展的最终效果是看生活有没有同质,就是城市的生活与乡村的质量是不是一样。这就需要大力加大薄弱区域的公共设施建设,根据薄弱区域的具体特点,打造个性公益服务保障,比如医疗,比如卫生,比如交通,等等。截至去年年底,重庆已建成2606个“撤并村”卫生室,每个村卫生室都有相对独立的诊断室、药房、治疗室,配置基本医疗设备,而且,重庆还破除城乡户口限制,职工身份限制,建立起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机制。等等,这是都是生活同质的基本保障。

  “三同”建设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动力源,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标准,重庆如此,其他地方的城乡协调发展也应如此。城乡协调发展,只有发展相同,要素同权,生活同质,才是城乡协调发展的本质体现。

标签: “三同”建设 城乡 责任编辑: 朱婧
分享到: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新华视点:十大关键词透视改革2014

每日关注
  • 央企总经理2015年薪酬排行:最穷只拿6万元
  • 国务院同意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 清明祭英烈浸透家国情怀
  • 中华大祭祖 凝聚追梦的不竭动力
  • 生态殡葬将成为“慎终追远”的新形态
相关阅读
  • 本三同分考生特别多 进档排专业各个院校有窍门
  • 刘向三同志逝世
  • 国家环保总局:8个项目因违反“三同时”被处罚
  • 环保总局宣布:8个项目因违反“三同时”被处罚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往期回顾

  •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政百科】第七十期:一图读懂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
  •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政百科】第六十九期:成为中国首个脱贫省份 浙江凭的是什么?
  •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政百科】第六十八期:台风来了怎么办?防汛防台知识小科普
即时报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95.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