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5天的治国理政河北新实践——全国网络媒体“走转改”集体采访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回顾随团采访这一路的见闻,记者深深地感受到,贫困地区落后的不仅是经济条件,更重要的是思想观念。因此,要改变贫困村穷苦落后的面貌,“思想扶贫”是关键。
在阜平县顾家台村,记者见到了村支部书记陈国。这个有思想、有胆识的村干部为顾家台村的脱贫工作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在谈起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时,陈国说,最难的还是给农民做思想工作。许多村民,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一开始无法接受土地流转,在他们的意识里,守着自己的地心里才能踏实,这对于开展扶贫工作无疑是一大阻碍。干部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好路子,得不到乡亲们的支持也无法走下去。为此,陈国白天发展产业,晚上走村串巷,挨家挨户给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光说还不够,陈国又组织村民去外地参观,看那些成功脱贫的村镇如何发展旅游、如何搞产业,一次两次三次,直到他们慢慢转变观念,逐渐认同,以实际行动支持土地流转。
找到好产业只是第一步,产业再好,真做起来,哪一项都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农民的思想不转变,再好的路也走不下去。
由于农民对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了解太少,电商进村很难一蹴而就。阜平电商产业园的张琳滟告诉记者,最早开始推行电商进村时,她们做了不少工作,然而,在给农民讲课时,还是遭到他们的质疑、叫板甚至叫停。观念上的落后和对新事物的抵触,给电商进村带来了不小的阻力。面对压力,张琳滟决定先把销量做好。她们精心策划了“福蛋出山”“土蛋进城”等线上活动,创出了16小时售罄20000颗鸡蛋的佳绩,让村民真切感受到电商的神奇力量,进而转变了观念,改变了认识,接受电商,学做电商。
在互联网时代,农产品出山不是难事,改变山窝里农民的旧思想和旧观念却着实不易,要讲求方式方法,真正用情用力,走进农民心坎,帮他们解开心结,打消顾虑,通过思想转变带动行动转变,走上致富之路。
记者采访在苹果园忙碌着的村民陈殿英。中国网信网记者马頔摄
一路上采访到的人当中,有两位让记者印象非常深刻,一位是在台底村苹果园中忙碌着的村民陈殿英,这位71岁的老人在合作社打工,养活妻子儿女,日子越过越好,勤劳肯干是他的致富经;另一位是松树口村农家院的“80后”老板娘王术芝,她和丈夫一起经营着400多平米的农家院。她告诉记者,仅旺季两个月,农家院的营业额就能达到三四十万。接受采访时,王术芝也不忘忙前忙后,辛勤劳动的回报是她们越过越红火的好日子。
王术芝在整理自家农家院的客房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艰苦奋斗干出来的。只有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传统美德,抓住机遇,勤恳劳作,才能不断增收,脱贫致富。
总书记说,要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把发展作为解决贫困的根本途径,既扶贫又扶志,调动扶贫对象的积极性,提高其发展能力,发挥其主体作用。“思想扶贫”是脱贫攻坚的一项大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有国家政策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有农民的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外部多元扶贫与内部自我扶贫的互动机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网信网马頔)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